二十四番的花信风是:小寒三候梅山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三候瑞兰矾(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帆);立春三候春桃望(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三候菜杏李(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三候桃棣微(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三候海梨兰(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三候桐麦柳(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三候丹糜栋(一候牡丹花、二候酴糜花、三候栋花)。从中我们可知在一年的花信风中,梅花最先见,栋花最后开。经过二十四番花信风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反映物候的谚语,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在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自然界的植物开始茂盛、丰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度以上,处处呈现的是夏日夏景。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然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1、起居生活:防潮湿保青春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这一节气中,要注意气温变化,雨后要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又由于天气多雨潮湿,所以如果起居不当必将引发风疹、风湿症、汗斑、湿疹、香港脚、湿性皮肤病等病症。
夏天天气闷热潮湿,正是皮肤病发作的季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可见古代医学家对此早已有所认识。此病病因不外乎三点:一、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二、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来;三、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导致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发为本病。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当我们了解了发病的机理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和治疗。
就汗斑而言,很多人的衣服在夏天常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如此一来,就成了汗斑上身的好环境。在不知不觉当中,很多人会发现身体上有一块块白斑,或眉毛好像变得稀疏,这时候可得赶快去看皮肤科医师。
至于爱穿紧身衣裤的帅哥辣妹,可得千万小心湿疹的现象,免得衣服把敏感部位的肌肤弄得红通通的一大片。痒起来要人命的香港脚,也不要拖了,就该尽早去看医师,否则变成灰指甲就麻烦了。汗斑、湿疹、香港脚都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麻烦病,要治好病只有一个原则,找专业的皮肤科医师,并且乖乖地擦药,这样,夏天才会过得舒爽又美丽。
2、食疗养生,素食为主
小满时节,万物里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最多,所以,应及时进补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不受损伤。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5克,清水、白糖适量。
[制作]将金银花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火煎煮,当水浓缩至l/3时,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预防夏季疾患。
[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
绿豆茶
[原料]绿豆30克,绿茶3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洗净捣碎,茶叶装入纱布袋中。两味一同放入砂锅,加水600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煎至300克,去茶叶袋,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疏风清热,解暑消渴。
[禁忌]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乌梅清暑饮
[原料]乌梅15克,石斛10克,莲子心6克,竹叶卷心30根,西瓜翠衣3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用清水将各味洗净,石斛入砂锅先煎,后下诸味共煎取汁,去渣,调入冰糖令其溶化即可。
[功效]养肾安神,清热除躁。
[禁忌]暑温湿困于脾、腹泻、神疲乏力者,不可饮用。
玫瑰花茶
[原料]玫瑰花30克。
[制作]将玫瑰花洗净阴干备用。每次取干品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理气活血,舒肝解郁。
苹果梨子汁
[原料]苹果500克,梨500克,白糖30克。
[制作]将苹果、梨去皮,去核,切成薄片,用白布绞取汁液。将汁液倒入茶杯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生津,润肺,除烦,解暑。
木耳冬瓜三鲜汤
[原料]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海米15克,鸡蛋1枚,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适量。
[制作]冬瓜去皮洗净切片。木耳、海米洗净备用。鸡蛋打匀摊成蛋皮切宽片备用。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海米、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淀粉,起锅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薏仁粥
[原料]薏苡仁5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薏苡仁洗净,置于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