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 第一章 好心态好人生(第4页)

第一章 好心态好人生(第4页)

这时,不必怕,轻轻闭上双眼。不要害怕烦恼会让你经受痛苦,不要担心烦恼会让你无法摆脱。烦恼要来,逃避它只会更加烦恼。要勇敢地接受烦恼,任烦闷的思绪,充斥你的心海;让苦恼的血液,在你的心中回荡。人要健康,身体需要锻炼;人想坚强,心灵更须磨炼。生活中没有烦恼,人生难免长满幻梦的野草。生活不全是鲜花铺就的成功之路,人生除了岛屿,还有暗礁。烦恼让你付出很多,同样也会让你收获不少。如果是烦恼让你觉得平平安安并非比坎坎坷坷更加美好,如果是烦恼使你最终明白人生注定要充满烦恼;那么,就高高兴经历烦恼吧!但请记住,不要重复同样的烦恼。

再不然,当陷入某种苦恼时,不妨去爬爬山,去打打羽毛球,去游泳,去听音乐,去野炊,去人多热闹的地方;或者邀几个朋友,到田野,到河边,到湖畔,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那里登高望远。这样,不久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就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尤其是大自然,它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驿站。大自然的风光有益于心理健康。俗话说:好山好水好心情。当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湖畔,会感到心情恬静;面对波涛翻滚的大海,会想到迎击风浪;登山越岭,会想到奋发向上。古人说: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良师益友,“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花,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观赏红霞,可从中领悟到明亮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可领悟到卷舒自如的姿态;观赏山岳,可领悟到它的灵动奇伟;观赏河海,可领悟到它的浩瀚无边;那么,天地之间都是文章。看到绿竹,想到它的虚心;看到菊花,想到它的气节;看到松柏,想到它的傲岸;看到芝兰,想到它的芬芳。大自然以其神奇的魔力告诉你:个人是多么渺小,你眼下的一点苦恼又是多么不值一提!

大自然风光多种多样,享受它的最好方法是旅游。在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忧愁烦恼能得以消除,情绪能得到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能得到提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是缓和心理紧张、增强心理健康的一种有效的心理卫生方法。一些国家把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建成“森林疗法”园地,吸引城里人去游玩,促进身心健康。

假如没有机会出去游山玩水,那也无妨。可利用休息时间,到栽种有花卉的庭院或草坪休息片刻,或去附近优美的绿化地带、幽静的公园散散心。这样,往往会心旷神怡,精神振作,疲劳顿消。因为绿色世界不但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活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有人指出,当绿色占人的视野约占25%时,人的情绪最为舒适。

此外,也可以在室内陈设盆景,把大自然的优美风光,缩于一盆之中,从咫尺盆内领略自然山林之趣,名山大川之胜,可谓意境深幽,耐人寻味,同样能调剂精神,增进心理健康。

7。少一些欲望,就多一点快乐

私心和欲望大概是潘多拉盒子里最可怕的两个魔鬼,稍一松懈,就会侵入人心。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勾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论语》里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少一些欲望,是不是也会少一些痛苦呢?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赶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礼物,可以使两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贪念”与“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人瞎眼的“双输”!

人人都想过舒适快乐的享乐生活。但是,如果不注意适度或者适可而止,那么,就会失去生存的机会。犹太人有一则寓言,是关于道德与享乐关系的,深刻地表达了他们的生存智慧。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结果偏离了原来的航向。到次日早晨,风平浪静了,人们才发现船的位置不对。同时,大家发现了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岛屿。船便驶进海湾,抛下锚,作暂时的休息。

从甲板上望去,岛上鲜花盛开,树上挂满了令人垂涎的果子,一大片美丽的绿荫,还可以听见小鸟动听的歌声。

于是,船上的旅客自然地分成了五组。

第一组旅客认为,如果自己上岛游玩时,正好出现顺风顺水,那就会错过起航的时机。所以不管岛上如何美丽好玩,他们坚持不登陆,守候在船上。

第二组的旅客急急忙忙地登上小岛,走马观花地闻闻花香,在绿荫下尝过了水果,恢复精神之后,便立刻回到船上来。

第三组旅客也登陆游玩,但由于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刚好吹起顺风之时,以为船要开走而慌慌张张地赶回船上来。结果,有的丢了东西,有的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占下的理想位置;

第四组的旅客虽然看到船员在起锚,但没看到船帆也在扬起,而且以为船长不可能扔下他们把船开走,所以,一直停留在岛上。直到船要起航之时,他们才慌忙地游到船边爬上船来。其中有些人为此受了伤,直到航行结束,也没有痊愈。

第五组旅客由于在岛上陶醉过度,没有听到起航的钟声,被留在了岛上。结果,有的被树林中的猛兽吞吃了,有的误食有毒的食物而生了病,最后全部死在岛上。

在拉比的解说中,故事中的船,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善行;岛则象征快乐;各组的旅客象征对善行和快乐持不同态度的世人。

第一组的人对人生的快乐一点儿不去体会。

第二组的人既享受了少许快乐,又没有忘记自己必须坐船前往目的地的义务,这是最聪明的一组。

第三组的人虽然享受了快乐并赶回了船上,但还是吃了些苦头。

第四组也勉强赶回船上,但伤口到目的地还没有愈合。

人类最容易陷入的还是第五组,往往一生为了虚荣而活着,忘记将来的事而不知不觉吃下有毒的甜蜜果实。

亚历山大在征服了雅典之后,第欧根尼问他还要做什么。亚历山大说:“我要征服波斯。”“征服波斯之后呢?”第欧根尼又问。

“我要征服埃及。”“然后呢?”“我要征服世界。”“征服了世界之后呢?”亚历山大回答不出了。事实上,对于金钱的追求也是如此。如果沉迷于对金钱无止境的追求,有一天你也会陷入亚历山大式的茫然。可以讲,人要是成了赚钱的机器,也就成了拉磨的驴,只能终日盘桓于磨道,忘却了周围美好的事物,从而会觉得生活黯淡无光,失去生活的乐趣。

“适度享乐而不忘追求善行的人才是最聪明的”。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的人,就能确立这样一种标准:适度追求财富。

我们在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人人都希望拥有财富。那么,拥有多少财富才能够满足人的欲望呢?

过去,我们曾经认为,做一个万元户就应该满足了,可是后来,有了一万,就又想有十万,有了十万就会想百万,总之,没有尽头。如果欲望没有尽头,那么,也就永远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也就永远是一个缺乏做人“分寸”的人。

欲望如水,理智如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不加以收敛,不思进取,其结果必定是玩火自焚。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十分重要。尤其是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人,更应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一旦被私欲蒙住了心灵,就会沦为欲望的奴隶,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埋葬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8。信念,是成功的起点

命运不会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公平。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只能自强不息,依靠自己来拯救自己;绝对不能自叹命薄,自暴自弃。只有锐意进取,信念不丢,才是改变命运的最佳做人手段。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演讲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