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热忱一举扣押了反对抗日、积极“剿共"的蒋杰石。此时,西安局势复杂,各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情况危急:一方面东北军、西北军将士主张杀蒋以揭竿起义,抗日救国;另一方面南京政府两派对立,宋氏兄妹、孔祥熙在英美国家的支持下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何应钦等亲日派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张武力解决。何
应钦企图借救蒋的名义,派飞机轰炸西安,想趁机炸死蒋杰石取而代之。张、杨进退两难,惟一的办法是希望太平党能为其解围,妥善地解决这场事变。
周恩来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说话艺术,在瞬息万变的“西安事变”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显示了其超人的雄辩口才和严谨完美的外交才能。
当时的宋美龄表面平静而内心十分焦急,但她仍端着委员长夫人的架子说:“这次委员长不幸蒙难西安,据说是贵党背后策划的……"
周恩来用右手轻轻拍击着沙发,随声回答说:“水结成冰,是因为天冷;弹出枪膛,是受了撞针的压迫。事情非常明白,这次西安事变完全是蒋先生自己逼出来的。如果蒋先生树旗抗日,就不会发生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至于说是我党背后策划的,有什么根据呢?完全是不合事实的无稽之谈!”
宋美龄拿不出任何证据,不敢接触周恩来那严峻的目光,心里怯了几分说:“别人这么说,我并不相信。“
周恩来向后靠靠说:"当然,我们是允许不明真相的人怀疑的。”
宋美龄又说:“可是,我觉得西安方面这样做未免有点太危险了。南京有几十万装备优良的军队,难道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卵击石,除自取灭亡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宋美龄又生一计企图以势压人。
宋子文看她说得太不像话了,怕把关系搞僵,以至于给释放蒋杰石的目标增加困难,连忙阻止道:“你和周先生谈这些干什么?”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不过也并非全无所闻。你们南京,一方面何应钦自任司令,校场白衣挂帅,兴师问罪;另一方面你夫人又大吵大闹,制止出兵。这些做法,究竟是谁真心救蒋先生呢?”周恩来不紧不慢地问。
周恩来对当时的形势做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已是胸有成竹,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深知蒋杰石与何应钦之间的矛盾及宋美龄与何应钦之间的纠葛,于是周来对宋的发难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利用其矛盾,迂回出击、巧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的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扼制其猛烈攻势,而使对方气势顿减,进攻失利。宋美龄被周恩来问得张口结舌,半天答不上来。宋子文在一旁不停地摇头叹气。
周恩来接着说:“何应钦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很聪明。他的讨伐、轰炸,无非是想逼死蒋杰石取而代之,作为继蒋的第一人,倘若逼不死则可以落个救蒋第一功。南京这种戏中戏的复杂情况,我想,蒋夫人,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更明白。”
紧接着,周恩来不容其反驳接着继续说道:“如果说要打,我们已经奉陪十年了。对太平党、红军的厉害,我想夫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何况如今的国内形势已非往昔,南京面对的敌手,也非一个太平党,一支红军,而是全国所有要求抗日的人民和军队。蒋先生无视这一现实,导致了今日的不幸。如果有人还不引以为鉴,其结果是可以想而知的,那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呢!”
随着谈判的进行,气氛时急时缓,然而,最后还是周恩来轻轻一句,了结了刚才紧张的争执。随后,周恩来又说:“听说上海市场的公债价格在12日后曾跌4元停板,紧接着又回升起来。至今保持着事变前的水平。宋先生,请教这是什么原因呢?”
“哦!这吗,这是英美朋友帮助的结果。”宋子文回答,心里又惊又疑。周恩来怎么会如此暗熟经济行情呢?老于政治的宋子文终于清醒,周恩来全局在胸,一言一语,都紧扣主题。英美为什么需要蒋杰石呢?因为如果让何应钦取蒋代之,到时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就会侵犯英美在华的利益。宋氏兄妹冒险赴西安会谈,也是这个原因。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眼下蒋先生并不认他们的账!他一意孤
行,甘愿受南京亲日派的摆布了!"周恩来说。
宋美龄又拿出夫人的气派坚定地说:“这由不得他,我能把他拧过来!"
周恩来欲擒故纵地说:“蒋夫人,恐怕……"
宋美龄拍着胸脯说:“这一点请您放心!”
周恩来说:“那就拜托夫人了。”至此一场扣人心弦的论辩结束了。
周恩来凭借其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精明的策略,犀利的语言在论辩中轻松自如,力挫宋氏兄妹的嚣张气焰,使会谈取得了卓越成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谈判,周恩来在削弱了对方的攻势之后,话锋一收,直逼对方营下,运用假设和对比手法,正面驳击为其敲响警钟,最后把“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之语完璧归赵,轻松还给对方,这一还击使对方作茧自缚,收到了醍醐灌顶、振聋发曠之效。从头到尾,周恩来的话语短促高昂,热情洋溢,措辞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情理相融;运用设问,一问一答,语气强烈,升华题意,使对方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而达到了感染对方、说服对方的理想境界。
总而言之,一位出色的谈判专家,不仅仅需要能说会道,而且还要有说话的技巧和对事情本身以及对方的内心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应答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打破谈判僵局的说话技巧
谈判是一场舌战,也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上,只有灵活地运用语言技巧才能力挽狂澜,决胜于谈笑之间。在谈
判中,当谈判双方都不肯退让的时候,会使谈判毫无进展,甚至会陷入僵局。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谈判者,一定不要自乱阵脚,而是要随机应变,巧妙地打破僵局。如果鲁莽地采取行动,只会让自己败得更惨。这一点,谈判者一定要牢记。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其实这句话同样适合谈判,只不过弹簧变成了对手。对手的攻势一旦起来,对我们就会造成威胁和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想打破这样的局面,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妨采用以下这些说话的技巧。
1。面对不利局面或者僵局,多使用“比如说”等。
在现实的谈判中,这是摆脱僵局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使对方有条有理地高谈阔论,有时只要以下列的方式发问,对方就会立即崩溃。例如:“比如说,有什么例子吗?”“比如说,适合什么情况?”“比如说,在你的工作中有什么实例吗?”“比如说,你能想出适用的方法吗?”等等。这个时候,即使对方的话非常有道理,在逻辑上也是有条不紊,但如果他无法回答“比如说……"的问题,难免会令他觉得束手无策。
2。面对僵局,谈判者可以用轻松的话题缓解紧张气氛,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解释问题。
在谈判的过程中,遇到僵局肯定就会让谈判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或讲一则娱乐新闻,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可以缓解紧张气氛。而如果提供新的理由、新的信息,就可以探讨更广泛的问题;而如果找到一个桥梁,就能够使需求部分达成某些方面的一致。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缓解气氛,还可以将形势扭转为对自己有利。
3。面对僵局或者不利形势,谈判者可以说些嘲讽的话。
这种说话技巧的目的就是通过打乱对方的阵脚来达到缓解气氛,
打破僵局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说话的一方最好是攻击对方的弱点。但是如果直接攻击弱点有时会遭受猛烈的反击。因此,如果采取说些嘲讽话的攻击方式,就会给予对方极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自视甚高或有些自卑感的人,一旦听到对方的冷嘲热讽,心理上所承受的打击会更大。如果对方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在此情况之下,大都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在采用这一招的时候,要先对对手有所了解,这样会更加地有把握。
4。面对不利的僵局,可以审査过去或将来的需求,一同揣摸达不成协议的后果,然后制定补救方略;或是由双方人员建立一个特别工作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往往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奏效,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