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荷兰帝国国土面积 > 第三部分帝国大业的历史之谜(第4页)

第三部分帝国大业的历史之谜(第4页)

当荷兰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时,和东方来往的贸易都是都是经过葡萄牙人的中转,1580年,葡萄牙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原来掌握在葡萄牙人手中的贸易被西班牙人禁止。荷兰人为了不丢弃东方的贸易,想尽办法和东方人直接贸易,开始了海上探险的漫漫长途。直到1595年,达伽马率领舰队出海,开辟了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航路,并于1957年回到荷兰。之后的第二年,荷兰政府就派遣了8艘船前往印度尼西亚的万丹,并采摘了满满四艘船的胡椒,载回欧洲出售,竟然获得了400倍的利润,剩下的四艘船在班达岛、安文岛设立荷兰商馆,为荷兰运回大量的大豆作物和香料,同样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荷兰人从这两次运输中看到了财富的影子,纷纷组织贸易商队,前往东方从事香料生意,形成直接和当时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在贸易上对抗的局面。为了在和这三国的竞争中占取优势,1602年通过议长奥登巴恩韦尔的批准,行业内几个规模较大的贸易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联合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股利贸易,政府特许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特权,准许东印度公司垄断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荷兰本国的贸易特权。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享有订立条约、组建武装、修建城堡等国家特权,成为荷兰对外殖民的利刃。不但防止恶意竞争给本国带来的危害,还集中力量,对抗英、葡、西等三国的竞争。刚成立时,东印度公司融资650万荷兰盾,社会各阶层都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大股东入股几万荷兰盾,小股东则入股几十荷兰盾,凝聚了荷兰各阶层的资本。

【图69麦哲伦海峡】

其次,荷兰开展殖民体系建设之后,迫切需要在开拓亚洲的商贸体系,中国成为耀眼而钱途无限的“目标”,中国皇帝自然成为荷兰商人“取悦”的重要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很快就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为了占取亚洲的财富,他们垄断了香料贸易,掠夺亚洲的财富,在全球各地都设有印着荷兰旗帜的贸易站。他们奉行“贸易即战争”的策略,以赚取当地居民的巨额财富为目标。1605年将安文岛、帝多利岛变为他的殖民地,1906年成为班达岛香料出口权的所有者。此时东印度公司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国内外的雇员逾十万人,武装力量也十分壮大,用于进行商业贸易的船只达到3000艘,并不断排挤从欧洲来的诸国。荷兰1619年将班加达变成了自己对印度尼西亚扩展的中心,迫使已经占领印尼的英国节节后退,放弃了手中掌握的香料贸易。之后,东印度公司依靠手中荷兰政府的特权,在东南亚一带侵占领土、抢夺贸易。1641年占领亚洲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并将目光放在了印度,逐步蚕食了大半个印度领土。并在印度多地区建立了殖民地,毛里求斯、印度东西海岸、开普等地区都可以见到东印度公司的身影。不仅如此,他们还对生产香料的地区加强贸易的控制,严禁印度私自和欧洲及亚洲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若被发现,则要击沉船只,船主也会受到严厉惩罚,实质上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印度实行“强迫种植制”和“强行供应制”,不顾市场公平,贱买贵卖,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当地的居民被荷兰极度剥削。他们还从事贩卖人口的生意,在东南亚诸岛甚至中国沿海掠夺人口,卖到外地,赚取巨额利润。1602年--1782年,荷兰从印尼获得巨额财富,单单发给入股股东的利息就高达2-3亿荷兰盾,几乎是当年征收本金的36倍,就这样,世界上各大地区的资本源源不断的被送往荷兰国内。

【图70努尔哈赤】

在荷兰人眼里,尊严以及所有的一切都和金钱有关:“我们不希望为了虚无缥缈的尊严,损失重大财富。”所以在荷兰人的眼中,金钱就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哪怕向中国皇帝跪拜,那也不足为惜。

【图71毛里求斯】

荷兰人,到底是率真还是拜金?

荷兰人估计是世界上最注意AA制的国家了,他们骨子里有一种理性而冷静的特质。荷兰人待人接物的方式和西欧诸国所谓的高素质并无牵连。他们习惯在很多时候退一步讲话,也无所谓自己是不是吃亏,很多史学家有“委曲求全”描述荷兰的国家形态,但是我们却不能单纯的说荷兰人太软弱了。

欧洲的各大强国几乎都有轰轰烈烈的战争史,典型代表就是英法德三国,但是在这三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荷兰却始终保持了独立的傲然。当然,二战时候,荷兰和整个欧洲大陆都落入了希特勒的掌控之中。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至今还保持着一项纪录--唯一攻进英国本土的国家。也许你觉得希特勒对英国实施空袭也算侵占,那么荷兰足以和希特勒分享这个荣誉。荷兰在与英国多年的海战中,每次伤亡人数不过英国军队的二分之一,当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后,是荷兰在英国光辉的历史上画下了耻辱的一笔。

【图72希特勒】

荷兰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不喜欢战争的国家,但却同时保持着另外一个记录--欧洲大陆上除瑞典以外战争力量最强的国家。能打但不喜欢打,这完全取决于荷兰骨子里的民族精神。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中,荷兰人既挖掘了他们勤劳的本质,又启发了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冒险的精神,他们的商业天赋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挖掘出来。在和平的环境中,荷兰创造了“海上马车夫”的奇迹,但却在和大英帝国的几次战争中耗费了所有积攒的精力。所以,和平对商业发展有利的理念深深根植于荷兰人的思想中,因此他们在对外交流中,宁愿选择为商业退步。在满清历史上,荷兰是欧洲使者里唯一没有反抗满清皇帝要求跪拜的人,在他们眼里,尊严和利润之间他们选择利润,现在荷兰依然可以普遍的看到这种价值观。假如你想让荷兰人喜欢你,那就照顾好他在意的食物就可以了,他自然可以对你友好。

荷兰人的性格可以简单的用三个词语概括,即直率、反抗和平等。荷兰人认为扁平的形状才是组织金字塔根本的存在方式,这种认为比美国人还要执着。他们不喜欢张扬的个性和爱出风头的人,这种喜好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警察们在执法时,首先就会脱下帽子以示平等。打出租时也喜欢坐在副驾驶座上表示尊重。为了不出风头和内敛低调,很多荷兰的有钱人会摘下豪车的品牌标志。荷兰人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举止正常,就足够张扬了、”的确,在荷兰,没有一个人是高人一等的,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凌驾于别人之上。

【图73荷兰警察】

在很多西方人的意识中,从事与金钱有关的商人是丑陋的,和艺术领域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但是在荷兰人眼中,一切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努力和让步都是美好的、值得颂扬的,生命的活力也体现于此。因此荷兰的艺术都以中产阶级为对象,艺术中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和对生命的尊重,比如法兰斯哈斯的凡人画像,布鲁格笔下会跳舞的快乐农夫等等。在荷兰人的艺术殿堂中,并非高贵即美好,厨房、居室、客厅、卑微的劳动者、甚至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妓女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美存在于每一处平凡,就连别人认为肮脏的商业活动中也不例外。再次展现了荷兰人对平等的追求。

或者,人们都会讨厌和“满身铜臭”挂钩,但是荷兰却不会以此为耻,他们认为,自己喜欢金钱,那是和民族重商主义相匹配的,也是必然的,因此他们坦诚地承认,也不介意别人怎么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荷兰人比起埋头苦干,为钱拼命而总是自命清高的民族来的率真。

因此,无论你认为荷兰人是否拜金,都不能否认他们率真的一面,他们承认自己拜金,也不认为拜金有什么不好,这正是他们骨子里最率真的一面。

尼德兰人讨厌西班牙统治?

荷兰从尼德兰起源,从小王国封建割据的局面到共和统一的协作,尼德兰走过了非常艰辛的道路,而其中对尼德兰影响深远的是西班牙。尼德兰曾经作为殷合结缘的附属国被辗转归为西班牙国王的统治之下,但是尼德兰人对此一直不抱怨、不反抗,他们只想着自己的生意。直到腓力二世的统治来临,尼德兰这颗会发光的明珠因为抵不住西班牙王室的大肆敛财,终于震怒了!

尼德兰民族源于日耳曼民族的分支,1463年正式成立王国,从此时到16世纪中间,封建割据的历史状况长期在尼德兰的土地上上演,宗教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不断深化,利益分配不均,矛盾迭现,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不顾历史发展,倒行逆施,贫民阶层和中产阶级穷困潦倒。尽管如此,尼德兰还没有将改革提上历史舞台的觉悟,首先因为当时尼德兰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再加上他们天生的对财富的重视,尼德兰人民懒得将功夫耗费在所谓的政治体制改革上。于是尼德兰为自己找到了新归宿,统治者通过复杂的认证和财产估算,将自己的国家作为西班牙的属地拱手送上。所以,西班牙从16世纪开始成为尼德兰的统治者,但是对于尼德兰人而言,这没什么不好。

十六世纪前半叶,宗教改革的先驱--德国人马丁路德首先表示了自己对旧的罗马教皇的不满,举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旗,欧洲社会也才陷入各派系的宗教斗争中。遗憾的是,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大牌帝国都表示拥护罗马教廷,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新教。但是北欧的荷兰和瑞士等国家,反而力挺新教,也坚决表明了自己希望脱离西班牙和奥地利统治的态度。但是当时荷兰主政的查理五世却是一个天主教的虔诚信徒,国内时不时爆发反对旧教支持新教的活动让他头疼,并且他极度打压新教徒。实行宗教审判,处死新教徒。这让崇尚自由平等的荷兰人感到震惊,人们的不满情绪慢慢累积,最终因为查理五世变本加厉实行宗教审判,引发了荷兰大革命,荷兰人开始走上为国家独立的道路。

【图74马丁路德】

查理五世逝世后,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继承成为了新的荷兰国王。和他的天主教堂父亲相比,菲利普二世对天主教的信仰更甚,他的妻子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姐姐--也是一位狂热的天主教教徒玛丽一世,玛丽一世因为手段残忍被称为血腥玛丽。菲利普二世带着无人能敌的西班牙舰队,自认为自己是历史上最强大的西班牙国王。

【图75菲利普二世】

看到小小的荷兰反抗自己的统治,他勃然大怒,变本加厉的实习宗教审判,处死荷兰境内的所有新教徒。并任命自己的姐姐格利特公主前往荷兰担任总督,并且下令剥夺荷兰人的所有政治自由,并用西班牙的贵族替换了所有荷兰官员。

面对西班牙越来越甚的凌辱,荷兰人独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西班牙做的远不止于这些,他们在与法国的休战期间,还派遣部队镇压荷兰的独立运动,故意用天主教徒做荷兰总督,公然蔑视荷兰人的信仰自由。

宗教镇压让荷兰人的不满上升了到了极致,只要一个小小的压迫,就能奋起反抗。显然压迫不止于此,菲利普二世的目光扫上了荷兰人的腰包,调整税制,严格杂税一夜间增加了很多,还打压荷兰的贸易,希望商队和平民能将经商的钱拿出来一部分贡献给西班牙。再加上荷兰本国的矛盾升级,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荷兰人忍无可忍,拿起了手中的武器,开始对抗强大的西班牙帝国。

1588年,荷兰人发动了圣像破坏活动,信仰新教的荷兰人和失业者、流浪者一起走上街头,打碎了天主教堂中的所有圣像,这此运动几乎破坏了荷兰境内的所有天主教堂,天主教的力量在荷兰遭遇了重大毁坏。天主教的狂热信徒菲利普二世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盛怒,派遣有“地狱使者”之称的阿尔法将军前来荷兰镇压,开始对荷兰实行恐怖活动和屠杀,有好几个领导圣像破坏活动的领导人在这次灾难中遇害。

自此,荷兰人忍无可忍,他们可以承认西班牙的国王,承认自己是西班牙的属国,可以肯定和履行必要的公民义务,但是,当西班牙统治者将手伸向他们的腰包,从他们的裤兜中拿走他们辛苦赚来的钱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了。西班牙拿得越多,他们就越抗拒,于是从1568年荷兰开始走上争取独立的道路,到1648年完全独立取得胜利为止,一共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斗争。

之后英国崛起,西班牙为了保住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向英国宣战。荷兰人抓住了这一时机,和英国结盟,同时对西班牙宣战。之后因为暴风雨侵袭,西班牙无敌舰队损失了30艘军舰,英国落败,西班牙舰队退到加来一带,希望重整旗鼓,讨回自己在英国手中的耻辱,但依然遭遇了失败,战船仅仅余下65艘。西班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走上了衰弱的道路,英国舰队取代了西班牙打下的天下,成为下一代海上霸主。与此同时,荷兰也乘胜追击,将西班牙的残余势力从境内赶了出来。

荷兰的独立历史,从此开始谱写。

荷兰为何将自己托付给英国女王?

1581年,领导荷兰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各省领导人齐聚海牙,向世界宣布:废除西班牙政府在荷兰的统治。当他们将不中用的西班牙国王打发回去以后,荷兰人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了。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那是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国家机器的运作对于在生意上“日理万机”的荷兰人而言,太过繁重了,他们亟需找到一个用钱能保证自己国家安全稳定的方式,因此,几番权衡之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强大的英国。

在荷兰独立之初,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由谁来守护这个国家的和平?

但是他们不能对外宣布说自己现在是共和制的,显然,在各国还没有从国王的统治下挣脱出来时就这么说是自取灭亡,领导者不允许这么愚蠢的事儿发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