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行为决定地位 > 第二章 心动更要行动(第3页)

第二章 心动更要行动(第3页)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成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始于想法,成于行动。光有想法而不去干,成功就是空谈。平凡的成功者总是靠着正确的想法和行动,一步一步踏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众多人当中,感觉敏锐但行动迟顿的大有人在,他们看到别人成功后会说:“早在几年前我就看出这个机会了,只是没有去做。”没有去做,当然要怪自己。没有果敢的行动,一切梦想都只能化作泡影。

蔡大明是温州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鞋业公司的老板,他有一个弟弟叫蔡大亮,家住在农村。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初,兄弟二人凭借南方人特有的市场敏锐力,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摆脱了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蔡大明和蔡大亮兄弟俩同时决定每人办一个制鞋厂。

蔡大明说干就干,在他做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起来,请来了师傅,招聘了工人,买来了机器,采购了原料,不出半个月,蔡大明就把产品推向了市场。而蔡大亮则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他想先看看哥哥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刚开始的时候,蔡大明的制鞋厂办的并不顺利。一会儿市场打不开,产品销路不畅通;一会儿资金出了问题,周转不灵;一会儿财务人员管理跟不上,生产管理混乱;一会儿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在厂里闹情绪。总而言之,几乎农民企业家创业能遇到的问题蔡大明全遇上了。看到这些,蔡大亮暗自庆幸自己明智,心想:自己多亏没有像哥哥

那样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他那样步履艰难。

蔡大明的制鞋厂的确遇到了未曾料到的一些经营困难,这些困难是任何人创业的时候都可能遇到的。更何况蔡大明是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创业打天下的人,那时可供借鉴的创业经验也非常少,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蔡大明并未被困难击垮,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之后,他的制鞋厂终于度过了难关,给蔡大明一个满意的回报。

这时,看到哥哥骄人的业绩,蔡大亮则后悔不迭。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办起了自己的鞋厂。然而,先机已失,当蔡大亮办鞋厂的时候,全国鞋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蔡大明的鞋厂就早办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蔡大亮到至今仍客户寥落。到2000年蔡大明已在全国建起了自己的庞大行销网络,拥有资产数亿元,而蔡大亮由于没有订单,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他只能为哥哥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就是立即行动和迟疑不决的巨大差别。兄弟俩同时看到了机会,几乎同时作出了相同的创业决定。不同的是,蔡大明的行动准则是说干就干,蔡大亮的行动准则则是在有了八九成的把握后再动手。蔡大明的行动准则是非常积极的,尽管他的行动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弥补行为的缺陷,因而成功率非常高;蔡大亮的行动准则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妥,但这种稳妥往往却以失去机会作为巨大的代价。

在一百个把握机会却失败的事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做事不够果断导致的。要想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就要在机会面前果断决策、果断抓牢。我们反对做事一味地蛮干瞎干,但我们更赞成、更支持、更强调瞅准机会、有了创业设想和计划就毫不迟疑立刻行动。

能够抓住机会的人,下决心时十分果决,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决不轻易更改决定,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恶劣都坚守定。这样的人不仅能够抢占先机,而且还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机会。

能做的事积极去做

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是成长,做自己不敢做

的事情是突破。人生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才干和

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

做与不做,现实把这个问题推到每个人面前。每个人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要面临做与不做。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怎样,现实中的行动就是回答。

《孟子·梁惠王章句》中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人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3000斤的东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够看清楚鸟羽末端新长出的绒毛,却看不到一大车木柴。大王相信吗?”

“不相信。”齐宣王说。

孟子说:“拿不动羽毛,是因为完全没有用力;看不到一大车木柴,是因为闭上眼睛不去看

。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

“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问。

孟子回答:“抱起泰山,去跳跃北海,那是不能做;坡上遇到老人走路不便,不愿折枝给他当拄杖,那就是不去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能力而不做,是人生失败的一个原因。一个人有能力做到而不做,和一个人没有能力而做不到,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人对于有意义的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懒得去做,不在乎做与不做。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所在。

能做的事情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这是信心问题。也许正像一句话所说的,“人最大的障碍是自己”。有些事情只有思想上的禁区,没有行动上的禁区,关键是敢不敢做。这也怕那也怕的人,结果是一事无成。

电影《鼠胆虎威》里,主人公很有能力,就是胆小,什么都不敢做,没有什么作为。最后,在一次突发事件里终于被逼出了勇气,成为英雄。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从许多的成功人士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信的影子,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靠自信的态度指引他们从容不迫的走向辉煌。

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当初他去应聘汽车推销员时,经理问他:“你推销过汽车吗?”吉拉德回答:“我没有推销过汽车,但我推销过日用品、家用电器,我能成功地推销它们,说明我能成功地推销自己,我能将自己推销出去,自然也能将汽车推销出去。”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有一种自信的豪气。

拿破伦·希尔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这句话简单而又富有深刻寓意。成功的机率取决于你的信心程度,当一个人有了相信自己能够行的态度后,他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能力与动力,这就会使他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并努力把它做好。

能做的事情不去做,如果不是信心问题,那就是态度问题。做事,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了你人生。只要愿意去做,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我们面对的每一件事情。

生活中,很多人不屑做小事却渴望大成功。不屑做小事,就没有机会做大事。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把大事做成功也需要平时做小事的经验积累。愿意做小事并且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境界。如果我们总是处在不能做的大事与不屑做的小事之间,结果我们一事无成。

我们要有积极做事的态度,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要做的事情。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是成长,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是突破。人生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

成功在于大胆尝试

人要想有作为,要大胆尝试新鲜事物。

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有勇于尝试的经历。尝试就是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说,成功人生自尝试始。

尝试需要勇气和信心,每当开始做一件事情,我们都不可能知道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会有多少不可料及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大发明家爱迪生尝试着去发明电灯、留声机、蓄电池等等,结果均获成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尝试中度过的。他的发明成果有2000多项,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如果他不是勇于尝试,不畏困难和挫折,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发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