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业务人员在向经销代理商(批发商)提出结款时,往往得到的回答是“这两天银根周转不灵,能不能过几天再说气
“进货可以,但现在我账户上的资金不足,要到下月初才能支付上一笔货款,请帮一下忙”。企业的业务员每次去经销商处收款,总是“不巧”,不是经销商账上的钱刚好给别的公司拿走了,就是经销商已经开出去了好几张期票,其财务不敢再开期票了。
所以,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经销代理商(批发商)的经营状况:进货周期、结账周期。关键是你要每次比其他生产企业能领先一步拿到应收的账款。因为大多数经销商的资金周转都不会十分宽松,你能挤进头班车,其他企业的业务人员只能等下一班车了。
登门催款时,不要看到客户处有另外的客人就走开,一定要说明来意,专门在旁边等侯,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催款方式。因为客户不希望他的客人看到债主登门,这样做会搞砸他别的生意,或者在亲朋好友面前没有面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所欠不多,一般会赶快还款,打发你了事。
收款人员在旁边等侯的时候,还可听听客户与其客人交谈的内容,并观察对方内部的情况,也可找机会从对方员工口中了解对方现状到底如何,说不定你会有所收获。
此外,寻找第三者担保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企业可以要求你的客户在与你发生货款往来之前,寻找第三者(或上级单位)担保,最好其担保书能伴以相应的公证手续。这样做至少万一在未来发生货款纠纷时,你还能找到一位相应的相关债务人。同时,这对客户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约束行为。
3。以诚待人,用商人的意识与商人打交道
有时候,为了达到既完成销量货款又能回笼这两个指标,企业的个别业务人员通过耍小聪明,以骗得经销商的信任,而轻易收到了某一笔货款。但实际上,经销商在外的应收款没有及时收回来,那么,等经销商觉醒过来,业务人员以后的收款工作就不会顺利。
在平时可以多多关心经销商,不要等到收款时才想起他们。当他们需要帮助之时,你如果可以力所能及帮一把,经销商自然会记住的。曾经有个企业的业务人员每次去收款都不太顺利,后来在与经销商一起喝酒的时候,经销商无意中提及:如果有事要找该业务人员,只要打电话说叫他来收款,保准他会准时赶到。
通过此事,该业务人员自己也有些惭愧,感到自己是不是太势利了。后来,在此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之后,对该客户的收款难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在与客户平时的交往中,就做出规矩:“我决不食言,你也应说话算数。”虽然开始时,其动机不一定完全是为了货款,但当你真正涉及到收款时,对经销商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反之,如果一些企业的业务人员自己经常食言,那么经销商也会顺势对待你。
在每次账款周期到来之前,象征性地帮助经销商去回收几笔他的应收款,有可能此货款是属于企业的业务人员曾为其开发的零售点,也有可能是经销商自己来不及去催收的款项,不管是哪种情况,你这样做了,会对你的收款工作带来积极的联动作用。适当地与经销商的财务人员搞好关系,经常送他们一些企业的广告礼品。虽然他们对你的销量贡献不大,但你如果也能够像关注经销商业务经理那样,同时也能经常想到他们的财务主管,其效果往往在关键的时刻就能显现出来。
有一些企业的优秀业务人员,他们总是能够及时地回收每一笔货款,在其他人看来,这家经销商就像是他自己开的商行。其实,这其中的奥妙很简单,因为他们在用商人的意识与商人打交道。而其他的一些不成功者,往往纯粹是“铺货与收款”这样就事论事,没有去“经营”好已铺货的产品。记住:一个纯粹的讨债人是不可能与商人合作成功的。总之,要做到“加速企业对经销商的应收货款的资金回笼,降低坏账的概率”,首先要做到有效经营,然后要有保险意识,才能保证资金安全快速回笼。
4。事前催收
对于支付货款不干脆的客户,如果只是在约定的收款日期前往,一般情况下收不到货款,必须在事前就催收。
事前上门催收时要确认对方所欠金额,并告诉他下次收款日一定准时前来,请他事先准备好这些款项。这样做,一定比收款日当天来催讨要有效得多。如果距离远,可事先通过电话催收,确认对方所欠金额,并告知收款日前来的准确时间,或者把催款单邮寄给对方,请他签字确认后再寄回。
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果明知某客户的作风是存在明显问题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有些零售点,还只有他愿意送货和收账),而不得不与其发生货款往来,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易货交易的方式实行赊账,即:你在给他货的同时,或者你自己,或者委托其他可信任的经销商,再从其处赊销相应价值的其他商品以作防范。记住:对于心术不正的经销商,你如果期望通过“勤劳而获利”的教育来感化他,那完全是枉费心机。
最好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以虚对虚、真真假假,关键是不能让其感觉出你对他的真实意图——认为你已经胸有成竹。要松懈其防备心理,甚至适当让他尝到你的糊涂行为所带来的利益,一旦时机成熟,收回货款后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6。不要怕催款会失去客户,直截了当解决问题
不管是企业认为不放心的,还是绝对放心的经销商,只要有货款在他手上,你都应该经常保持联系,这是有效监控赊账的常规手段。因为经销商的任何经营变化,事先总有迹象。许多企业的坏账形成,往往是起源于麻痹心理。健全企业内部的账款控制体系,严格按不同客户的信用额度管理货款,只要篱笆扎得紧,坏账自然少。
不要怕催款会失去客户,到期付款,理所当然。害怕催款引起客户不快,或担心失去客户,只会使客户得寸进尺,助长这种不良的习惯。其实,如果技巧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将收款作为与客户沟通的机会。当然,如果客户坚持不付款,失去该客户又有何可惜?
7。高频次,小金额
对新客户或没有把握的老客户,无论是代销或赊销,交易的金额都不宜过大。宁可自己多跑几道路,多结几次账,多磨几次嘴皮,也不能图方便省事,把大批货物交给对方代销或赊销。须知欠款越多越难收回,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生意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新客户,一开口就要大量进货,并且不问质量,不问价格,不提任何附加条件,对卖方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满口应承,这样的客户风险最大。
8。风险责任划分明确,借助严密的合同
货款无归的风险有时是由销售人员造成的。有些生意人惟恐产品卖不出去(特别是在市场上处于弱势的产品),因此在对客户信用状况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就采用代销或赊销方式,结果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不实行强迫性销售。一些业务人员急于得到业绩,就采取导致回收困难的强迫式销售。这样会被客户抓住弱点,在回收货款时,客户会说:“我不愿意进货,是你千拜托万拜托,不得已才进货的。如果你急于收钱,反正产品还没有卖出去,你带回去好了。”这样,业务员也不敢坚持收款了。
为预防客户拖欠货款,在交易当时就要规定清楚交易条件,尤其是对收款日期要作没有任何弹性的规定。例如,有的代销合同或收据上写着“售完后付款”,只要客户还有一件货物没有卖完,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付货款;还有的合同或收据上写着“10月以后付款”,这样的规定今后也容易扯皮。
另外,交易条件不能由双方口头约定,必须使用书面形式(合同、契约、收据等),并加盖客户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有些客户在合同或收据上仅盖上经手人的私章,几个月或半年之后再去结账时,对方有可能说,这个人早就走了,他签的合同不能代表我们单位;有的甚至说我们单位根本没有这个人。如果加盖的是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无论经手人在与不在,对方都无法推脱或抵赖。
9。借助双方的领导
债权人首先要想办法找到债务人的上级主管,利用其上司的权力向欠款人说理讲法,施加压力,令其服从领导组织的决定。
利用领导做当事人去追债。领导亲自出马威力大,他们讲策略又有指导能力,如能和经办人一齐去追讨债务,可以引起对方领导的重视,互相催促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下级敷衍拖拉踢皮球。
10。以物品抵债
有时客户在市场上因竞争不力、经营不善,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他要求以商品或货物来抵债,这也是一个办法。不要因为觉得不值得而拒绝。对于的确无力付款的客户,稍一延迟往往连物品也没有了。
11。聘请律师或委托追债公司
律师和追债能手学法懂法,见多识广、能言善辩,以案说法,他们出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们不会违规犯法。
12。利用还款保证追债
勤写法律文书函件追债,并请客户签认回执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