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既是施行者,又要负责查缺补漏,上情下达,收集反馈,发现利弊无须讳言。
在讨论中,在施行中,在总结中,发现的利弊,各自的想法,都有上传的义务。
丰田管理,生产环节中著名的“安东”拉绳,就是那个工人发现装配与零件缺陷,一拉整个生产线就会全部停下的红色绳子。
磁石取螺栓器,运用杠杆原理,在装螺栓与螺母的盒子一头放置磁石。便于戴手套的工人根据需求,取用不同的螺栓螺母。
一条红色绳子,可以不让缺陷进入下一个装配环节。
一个小磁石,可以不让工人产生气馁情绪,提高效率与工作积极性。
这样的发明与创造比比皆是,丰田零库存与物料准点接驳,都是来源于一线的工人,不是管理者凭空想象。
SP的生产部门,要求的是各级生产主管,向工人学习。
一线工人或各级主管有想法,不管好坏,都会实验。
南风目前阶段不追求产能,不采取计件制,就是塑造环境,培养习惯,锻炼队伍。
宁肯停掉一条拉,一条线,实验一个小想法,收集一次失败的数据,也不让产生想法的冲动消失。
相反,SP要培养这种冲动,要养成各级主管与一线员工,时时刻刻为公司出谋划策的本能。
功勋员工在讨论中,就会明白为何公司的着眼点不在机械臂,不在高科技。而是在螺栓,铁皮,座椅,保险杠等等低端的制造环节。
宁多自产一枚螺栓,不自产一台整车。在螺栓都无法自产的情况下,SP如果做到了自产整车,SP就失去生命力了。
螺栓对SP来讲,只是比铁矿多一点的成本。整车对SP来讲,是随时会塌陷的幻觉。
荣克对南风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困难。不惜一切代价,每周多自产一个型号的螺丝,一个垫片,多一个规格的零件,多提高一点自产零件的竞争力,多降低一点成本。
荣克曾在功勋员工大会上说过:“我们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SP不需要那么多的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不需要那么多的努力与目标。
SP要发展的好非常简单,我们分工明确。
我负责找到越来越大的市场,多一个街区,多彻底占领一个街区。
你们负责让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好,多一颗螺丝,多用心造好这颗螺丝。
如果我们都能够恪尽职守,越来越大的市场,与越来越好的产品,就都是我们的。
有了大市场,好产品,还有什么是SP不能有的呢?
前提是,我们多自产一颗螺丝,多造好这颗螺丝,逐步把这颗螺丝的成本,降为铁矿石。
赢得这颗螺丝,我们就可以赢得世界!”
只有当功勋员工们彻底明白了荣克的思路,才会以这一思路展开讨论,才会以这一思路在施行中发现弊端。
当功勋员工与一线工人开始试图去发现弊端,主动去想方设法扭转弊端的时候。荣克的意志,才会成为集体的意志。
在这一意志下,贺逢春才会对机械手视而不见,而去专注一颗螺丝。
“是,师傅。”
王泽收回了看向机械手与操作员的羡慕眼神,弯腰从工作台一侧的工具箱中,取出一条崭新的白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