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要敢于舍得-当下的修行 > 第二章 舍争吵得和气(第2页)

第二章 舍争吵得和气(第2页)

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当我们觉得不公平时,该如何面对呢?是针锋相对,以怨报怨,睚眦必报呢?还是宽容豁达,原谅他人呢?

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不公平而喷发出来的愤怒之火,既会伤到无辜的人,也会烧到自己头上。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于是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衣,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泉水。

经过长期的修行,他们学会了五种本领:眼睛可以洞悉一切,耳朵可以听见一切细微声音,身体可以随意飞到任何地方,内心可以知道所有人的想法,甚至可以预测数年后将要发生的事。由于这两个人神通广大,本领高超,无论是婆罗门、佛家弟子,还是仙人、圣人、龙王及一切鬼神,无不钦佩,都对他们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提罗由于长时间诵经感到十分疲乏,先睡了。当时那赖还没有睡,一不小心踩了提罗的头,使他疼痛难忍。

提罗心中大怒道:“谁踩了我的头,明天清早太阳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他的头就会裂为七块!”那赖一听,也十分恼怒地叫道:“是我误踩了你,你干吗发那么重的咒语呢?器物放在一起,还有相碰的时候,何况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哪能永远没有个闪失呢?你说明天日出时,我的头就要裂成七块,那好,我就偏不让太阳出来,你看着好了!”

那赖施了法术,第二天太阳果然没有升起来。五天过去了,太阳仍然没有出现,全国各地处在一片漆黑之中。无论是国王、大臣,还是老百姓,都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但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人胆战心惊,全国陷入恐慌之中,到处是灯笼、火把、蜡烛以及惶惶不安的人群。

国王请来僧人,问他们该怎么办。在这群僧人中,有一个人才学超群,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掐指一算,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报告国王:“陛下!据我所知,这是由于山里两个得道的修道人,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所以压住太阳,不让它升上天空。”

国王着急地问:“照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们停止争吵呢?”

僧人建议道:“请大王立即率领全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职位高低,到那两位修道人的地方去,请求他们和解。即使他们对对方心怀不满,为了百姓的利益,也还是会和解的,毕竟他们是心地善良的人嘛!”

国王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从僧人的建议。他立即派人飞驰各地,传达命令。很快,老百姓及文武官员都集合好了。国王率领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大家高举着火把来到山里,找到了那两位修道人。

国王先见到那赖,立刻跪下叩头说:“圣者啊!国家富饶,人民生活安定,这都是托了你们的福!而现在两位不和,都是我不好,与老百姓没有关系,请您设法消除老百姓的恐惧,使他们重新安居乐业吧!”

这时,那赖已经认识到自己赌气造成的后果,说:“陛下!要是提罗愿意和解,我就立刻把太阳放出来。”

国王又去提罗那里,请求他与那赖和好,让百姓免除忧虑。可是提罗已发出的咒语是收不回来的。聪明的国王对那赖说:“你在头上涂满泥,然后把太阳放出来。”

那赖照办,放出了太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山河,一切是那么明亮、温暖。就在这时,那赖头上的泥壳被太阳炙烤,裂得七零八落,而那赖本人则安然无恙。

两个修道人和好如初,共同帮助国王治理国家,全国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

一个人的怒火不但会使自己失常,也会连累大众一起受难。故事中得道的两位修道人的行为就是这样,因为他们的小矛盾,竟使得人们几天不见光明。所幸的是,事情最终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两位修道人和好如初,人们重见光明,安居乐业。但更多的时候,因怒火而起的麻烦并不是都能如此轻易化解。因此,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应心平气和,冷静理智地对待,而不要轻易动怒,做出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利的事情来。

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潇洒,何不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就算偶尔充当别人的笑柄,不也是调剂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吗?

毫无疑问,“心气平和”是被人称道的。生气归根结底是一种情绪,它与理智永远是对立的,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总是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一个爱发怒的人,常常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而保持平和之人,则能因冷静与和气,而立于不败之地。

洛克菲勒在某案件中受审时,因为在面对对方的询问时持平和的态度和做不动声色的答复,使他赢得了这场官司。那个质问的律师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很不冷静。如果洛克菲勒也发怒,本是人之常情,但他一定会输了这场官司。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写给你的那封信拿出来!”那位律师用一种很粗暴的声音说道。这封信是质问关于美孚煤油公司的许多事件,然而对于这些事件,那个律师在法律上并无权去质问。

“洛克菲勒先生,这封信是你接的吗?”法官问。

“我想是的,法官。”

“你回那封信了吗?”

“我想我没有。”

然后他又拿了许多别的信出来,也照样宣读了。

“洛克菲勒先生,你说这些信都是你接的吗?”

“我想是的,法官。”

“你说你没有回复那些信吗?”

“我想我没有,法官。”

“你为何不回复那些信呢?你认识我,不是吗?”那律师问。

“啊,当然!我从前是认识你的!”

洛克菲勒所答复的这句话如此明显,以致那律师气得快要发疯了。全庭寂静得毫无声息,而洛克菲勒坐在那里气定神闲,丝毫不动。

渐渐地,那位律师感到了自己的粗鲁无礼,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要因为别人发怒,你便怒不可遏。要知道那正是你应当平和的时候。”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下次,当你想要发怒的时候,应该先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你知道发怒必定会有损于自己的利益,那么最好约束自己,无论这种约束是多么吃力。

如果你想消除愤怒,可用以下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