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 第六章 建筑设计(第2页)

第六章 建筑设计(第2页)

黄鹤楼建筑特色

黄鹤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高大宽敞的大厅,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至五层的大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各具特色。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重建黄鹤楼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6。海拔最高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

公元七世纪,西藏当时正处于吐蕃王朝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勤政爱民,吐蕃日益强大。为了与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引进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松赞干布决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求婚使臣禄东赞带着礼物到了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才知道唐朝周边几个国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双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朝太宗皇帝决定让各国使臣比试智慧,他出了三道题,全部答对的才能被许婚。

第一道题是,花园里有十棵木头,两头一样粗细,使臣要区分哪头是根部,哪头是尾部。聪明的禄东赞将木头放入水中,因为树木根部密度大,所以向水里倾斜,于是他就分出了木头的头和尾。?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题,他拿出一块玉,玉中间有一个转了九道弯贯穿整块玉的细孔。唐太宗让使臣们将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使臣们都眯着眼捏着线往孔里插线,只有禄东赞很特别,他在孔的一头涂上蜂蜜,又将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孔的另一头,蚂蚁闻到蜂蜜的气味开始向孔里爬,禄东赞又对着孔不停地吹着蚂蚁往前爬,于是蚂蚁把细线带到了孔的那一头,禄东赞又赢了。

唐太宗一看禄东赞都答对了,又出了第三道题,就是使臣必须在五百名用面纱蒙头的宫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们谁都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但是禄东赞已经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独特的香,蜜蜂很喜欢这种香味。辩认公主那天,禄东赞偷偷地带了一些蜜蜂在身边,他将蜜蜂一放,蜜蜂便飞向有独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禄东赞又一次赢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聪明,能用这样大臣的国王肯定也很英明,于是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间殿堂的宫殿迎娶文成公主,于是在拉萨建成了布达拉宫。而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也被生动地描绘在了布达拉宫的壁画上。

布达拉宫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整个建筑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中国的象征——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后来,历代君王大都对长城进行过加固和增修。长城东起辽宁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在5万公里以上。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北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为了修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孟姜女是秦朝时候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有一天,她在家中救下了一个正在逃避官兵追捕的白面书生范喜良。当时,秦始皇正在全国到处抓人做劳工,心地善良的孟姜女就偷偷地将范喜良藏在了家中。天长日久,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突然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经过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长城。她找遍了修筑长城的所有工地,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后来,她终于从一队民工口里得到了丈夫的音讯,可是在一瞬间她的梦想就破灭了,她心爱的丈夫已经死了,被埋在了长城脚下。惊天的噩耗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她就开始不停地哭泣,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长城都被她哭倒了好几截。

虽然“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让人感到秦始皇的暴戾、专制和残酷,人们批评他修长城、焚书坑儒、广建宫室、大兴土木,但是,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也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因此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长城的修建,不仅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和高度的科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奇迹、抒写辉煌的豪情壮志。

8。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游湖,午后喝了一些酒便在游船上睡着了。突然,他感觉到自己面前有一个月亮形的门,于是便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婷婷玉立的美人斜倚着栏杆,独自凭栏远眺。乾隆大喜,惊叹美人的沉鱼落雁之貌。美人见面前的这个公子气度不凡,心中也有好感。

就在这时,游船晃动了一下,乾隆醒了,他发觉这只是一个梦,但是梦中的人和景是那么的真实。第二天,乾隆又去游湖,喝了一些酒后又睡着了,又梦见了自己面前有一个月亮门,里面有一个美人……就这样,一连七天,乾隆都做了同样的梦,梦见了同样的人。但是第八天之后,他怎么也做不到这个梦了。乾隆思念这个美人,给她取名为吉拉。吉拉是满语,是非常美丽的意思。

时间并没有消减乾隆对吉拉的思念,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吉拉。由于月亮门里山清水秀,一派江南景色,于是乾隆来到了南方。但几个月下来,一直无果。有一天,乾隆进了一家绣坊,里面挂着一幅绣品,抬头一看,乾隆又惊又喜。这绣的正是一个月亮门,门里站着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乾隆忙去打听绣品上所绣之人的下落。这时,从内屋出来一个少妇,她说,如果乾隆能说出所绣之人的名字,便告诉他她的去向。乾隆想都没想,便说出吉拉的名字。少妇大惊,说出了原委。原来,有一个道人为吉拉看相,说她的夫君是一个远方来的客人,能说出她的名字,于是吉拉的姐姐便绣了这个绣品,等候这位贵客的到来。乾隆带着吉拉回到了宫中,每次到避暑山庄时都带着她,并在山庄里为她修建了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

9。古城西安的象征——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当时,玄奘法师为了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名称由来

在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寺院,当时大乘佛教派和小乘佛教派并立,都非常有势力,并不象现在的大乘佛教一统天下。小乘佛教是可以吃肉,不忌腥荤的。有一天,是菩萨的布施日,和尚们到了中午还没有饭吃,有一个小和尚就感慨地说:如果菩萨显灵的话,他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应该给我们施舍一点肉了。他话音刚落,此时天上飞过来一群大雁,领头的头雁就坠地而亡了。和尚们马上醒悟过来,原来这是菩萨显灵在点悟我们,于是,我们就在大雁落下的地方将大雁埋葬了,并修起了一座塔,取名叫雁塔,而且从此改信大乘佛教,不食荤腥了。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亲自瞻仰了这个圣迹,知道这个地方叫雁塔,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存放经卷和舍利的地方也取名叫雁塔。五十年之后,武则天为她的丈夫李治祈福,也修了一个塔,这个塔小一点,所以叫小雁塔,而这个塔就叫大雁塔。

大雁塔的建筑构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