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什么叫微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第六章 管理制度有趣才有人愿意遵守(第1页)

第六章 管理制度有趣才有人愿意遵守(第1页)

纳尔逊原则:永远别嫌小

内容:永远别嫌小。

提出者:美国卡尔森公司首席执行官M纳尔逊

能看见细微的,才是“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非真知”。管理者要从细节出发,见常人之所未见,想常人之所未想,才能行常人之所未行之事。

细节决定成败。那么什么决定细节呢?是思维。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应该认真地反思,有没有关注到每一个细节,有没有解决每一个细节问题。要知道,所有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不但在持续地创造奇迹,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坚持从细节出发,从持续的基础管理做起,不断地优化流程,不断地改善管理水平,不断地以最朴素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层面。

管理者要有细节思维,并不是要管理者事必躬亲,而是要管理者具备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具备持续管理的管理素质,通过强调细节,使企业文化能够持久地影响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案例说明:

从米店小老板到亿万富翁,这是多大的跨越?这就是亿万富翁王永庆一生的跨越。王永庆和李嘉诚一样,是典型的东方商人,他们的经商智慧,就是善用细节。王永庆的细节思维值得成长中的中国管理者借鉴和学习。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异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一个小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没有任何优势,新开张时,生意冷清。

当时,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也没办法搞零售。那些地段好的老字号米店在经营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地处偏僻的米店买货。即使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效果也不太好:

王永庆觉得要想米店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转变思路,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很快,王永庆从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切入点。当时的中国台湾,农业技术落后,稻谷收割后都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这就使一些杂物掺杂在米里。用户在做米饭前,都要淘米,用起来很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商机。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沙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的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有了信誉,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同时,王永庆也进一步改善服务。当时,用户都是自己买米,自己运送,这对于一些上年纪的老人,是件很麻烦的事。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点,于是超出常规,主动送货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很快为他赢得了市场。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主动送货上门,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王永庆正是通过运用细节思维,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台塑集团这一企业帝国,王永庆也由此成为一代商业领袖。现在的台塑集团横跨多个行业,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中国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68.莫斯定律:每条规则,总会被例外的情况打破

内容:每条规则,总会被例外的情况打破。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A·莫斯

管理制度应因企而异。也就是说,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一套制度来。

适合企业员工素质的管理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制度不是永久不变的,需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其管理者应该突破观念的桎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所必须作出的选择。但是,保证制度的实际效果是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衡量制度实际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制度与市场是否接轨,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出效益。企业的本质任务是赢利,能够促进效益产生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否则,制度就是摆设,就是形式,毫无价值可言。所以,制度是否适合,不是靠管理者的感觉来评判,而是企业的经济指标来评判。

案例说明:

1991年春天,龙大集团董事长宫学斌突然收到一个来自日本的邮件,里面有一个精致的塑料袋和一封短信。塑料袋里装的是几根头发丝,并在信中写明这几根头发丝是从龙大集团的产品中拣出来的,为此日本商人要向龙大集团索赔40万元人民币。宫学斌董事长读完这封短信,脑海里仿佛响了一声惊雷。几根头发丝,就向我们索赔40万元!拍案而起的宫学斌对企业员工的不争气感到脸红。但他又很快地冷静下来。他想:我的这些员工都是刚刚丢下锄头的农民,对蔬菜加工“理化指标”、“菌数指标”的概念都十分陌生,要他们洗净两腿泥容易,要他们摆脱小农意识和生活散漫的作风以及掌握加工蔬菜的知识就不那么容易了。要想使龙大集团的产品合格,就必须加强养成教育,做合格的工人。宫学斌下定决心:决不能让几根头发丝堵住龙大集团通往国际市场的通道!

首先,对头发事件的肇事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开除了10名工人、两个车间主任。这在龙大集团不亚于发生了7级地震。从此,“严格”的理念贯彻在整个生产管理的新措施中:

员工进入厂房前要先洗澡;

工作时,内帽、护发帽和披肩,口罩、水靴、乳胶手套全副披挂;

进入车间,必须经过除尘、吹风、消毒等20多道程序,层层把关,不容一丝敷衍和马虎。

工作前要洗手,要经过紫外线照射,液体消毒。只有经过这样一关又一关的严把,才能取得在车间劳动的资格。

经过这样整顿,龙大车间银装素裹,犹如一个白色的世界。白衣、白帽、白芋仔——白得晃眼,自得让人心醉,仿佛使人进入冬天童话的世界。为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他们又把优秀员工一批批送到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邀请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30多名专家、学者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把在全国开设的35个办事处的业务主管调回企业学习。特约日本商社常驻山东龙大集团的代表对企业进行检查、监督。日本商社的检查人员把企业各个角落的纸屑、草棍、烟头捡起来装进随身带的塑料袋。这使龙大集团的员工思想受到很大震动,明白了什么叫“精益求精”,什么叫“同国际标准接轨”。

严格的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使龙大赢得了国内外市场信誉,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是烟台出入境检疫局指定的首批实施“凭认可检验员记录放行”的产品出口企业。公司先后通过IS090叭、HACCP认证,日本、欧盟的蔬菜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和AIB冷冻蔬菜认证、OSI组织的“动物福利认证”;四个偶蹄类熟肉制品加工厂、五个禽肉熟制品加工厂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认证。

69.布克定理:一切制度都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内容:一切制度都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