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贞观政要论择官翻译 > 第5章 为人处事的法则(第1页)

第5章 为人处事的法则(第1页)

先正己再正人

贞观年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古人说:“正人先正己。”作为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在平时的管理中,更要“自

正”,时时、事事、处处做好部属的表率。自己品行端正了,必能给部属树立好的榜样。在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贞观年初,太宗对侍臣说:“要做好国君,必须以百姓的存活为先。如果要安定天下,必须首先要端正自身,世界上绝对没有身子端正而影子不正的情况,也没有上面的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唐太宗的话讲得非常深刻,运用到现代组织机构的管理上,仍然是非常

◎唐太宗和侍臣讨论做好国君的原则。他认为,适用的。我们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君主应该躬身垂范,正人先正己,这样才能治理说,其实是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国家

好国家。

领导人的,即便连地方领导人也很难有

93

贞观政要

机会接触,因此对于这些执政者平时的真实表现,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就完全不一样,机构的管理者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被全体员工看在眼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部下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可是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能自觉遵守劳动,又怎么可能让全体部下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呢?

在现代组织机构管理中的管理和运作,都是通过各种工作指令来进行的,制定、发布、传达、执行、检查、确认各种工作指令,构成了机构管理的主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成熟的职业管理者,你知道机构管理中的工作指令有哪些吗?

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各种上级的口头要求,然后想到的可能是各种以内部文件方式发出的书面通知和要求,其实除此之外,各种生产计划、图纸、样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安全规定、质量要求、注意事项、规章制度,乃至墙上张贴的各种标语口号,都属于工作指令的范畴,因为这些都规定了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而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必须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工作指令的习惯,才能为部下做一个很好的表率。外资企业通常会在办公室备有咖啡、茶乃至各种饮料来招待客户。对于这些东西,是禁止本机构的管理者使用的,但是这样的禁止不会那么严格,只会在存放这些东西的器具上贴一张很小的标签告示:“招待客户用品,本厂职员请勿使用。”对于这样的告示,有的人会在老板不在或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偷偷享用。有的人不管周围是否有人都不会去享用,实在想的时候,自己讨钱去买。对于这样的告示是否遵守,则可以充分显示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如果你作为一个管理者连这样的告示要求都不能自觉遵守,你又怎么可能指望部下在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各种工作要求和指令呢?类似的还有管理者是不是在办公时间、在办公室、用企业的电话聊私事的问题等。

在惠普,各级管理者都能以身作则。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不会要求别人去做。如各级管理人员,不管什么级别的,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大家坐在一起,平等相待。而且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大家直呼其名,即使级别再高的管理者,他们都直接叫他的名字。这样让人感觉很亲切,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同事关系。如果老总某天上班忘记了带胸牌,同样他也要像普通员工一样戴一个临时的胸牌。因此不管是谁,你只要没有带胸牌上班,保安就不会让你进去,保安不会因为你是老总就放行,这是严格的制度。老总只有以身作则,处处做出表率,才有资格去要求员工。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很多公司都难以做到。为什么呢?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特权,制定的规章制度最好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不愿意约束自己,而惠普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各级管理者首先要约束自己,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来的时候,要坦然地接受。在中国惠普成立初期,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破例为两位老总设立了独立的办公室,但是墙和门都是透明玻璃的,到后来,连这种办公室也取消了。现在,你如果去参观惠普办公室的话,你找不到老总的办公室,因为老总跟大家坐在一起了,老总的特权象征没有了。

对管理者来说,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否则就不会赢得部下的尊重和信任。我们不得不承认,领导行为的影响力远胜过权力。管理者本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组织机构的代言人,正如惠普的高级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都必须带胸卡才能进公司。这样才能够将组织的要求传递给员工,在不断的效仿、强化过程中形成一支步调一致的队伍。

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言行,其部下也必定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从而整个机构的风气都会好起来。

如《贞观政要》还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很注意修炼自己的德行,常常让臣子帮助自己指出自己做得不够好之处,然后很虚心去改正。如,贞观年初,唐太宗曰:“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言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唐太宗说得没错,一个人要端正自己的行为,就要拒绝诱惑,因为造成祸患,往往都是由于自身的贪欲酿成的。欲望越多,所受的损伤也就越大了。这既有害于组织机构的治理,又无益于自己。

所以说,管理者养成自觉遵守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习惯,才能为部下做好的表率,得到部下的尊重。谏议大夫魏徴说得好:“古代圣明的君主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到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向他咨询治国的要领。詹何用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又问他治理国家有什么方法?詹何说:‘没有听说过自身品行端正而国家还会混乱的。’陛下所懂得的,实在符合古代的道理。”

95

贞观政要

同理,现代组织机构的管理者要想管好机构,亦要注意修炼自己的品德,克制自己的欲望,注意自己的品行,只有品行端正了,才好去影响别人。欲管人,先管己,这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所该具有的素质。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事业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

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於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

於名下。”——《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逝者如斯夫。”时间就像滚滚的流水,一去不复返。当我们叹息时间无情流逝

时,是否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呢。很多管理者都发现时间不够用。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都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才能把政务做完。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更加珍惜时间,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和办理公事,有时一连几个小时也不肯停下来休息一下,以致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如,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每天

夜里常想百姓当中的事情,有时到深更半

◎唐太宗很善于管理时间,整天和大臣在殿堂夜还不能入睡。最担心的是都督、刺史是上讨论政事,常常处理公务到深夜。否胜任安抚百姓的重任。所以在屏风上记

97

贞观政要

下他们的姓名,坐和躺都经常看着,居官如果做了好事,也全写在他的名字下边。”

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既然谁也无法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时间,那么,时间管理的唯一办法是如何充分利用你的时间。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会科学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的,因而其工作效率就极为高。

美国一个银行的总裁,是利用时间的高手,彼得·德鲁克每月有一次与他会晤的机会。每次会晤他只给德鲁克一个半小时,他总是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使德鲁克也学会了事先作好准备。每次会晤只谈一个议题,谈到将近1小时20分钟时,总裁就会对德鲁克说:“德鲁克先生,我看你最好把我们所谈的内容归纳一下,并概要地说一说下次会晤的议题是什么。”等会晤满1小时30分钟时,他就会站在门口与德鲁克握手告别。

会晤持续了一年后,德鲁克终于忍不住问他:“为什么每次会晤你只给我一个半小时?”他回答说:“道理很简单,我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限就是一个半小时。如果在某一个议题上超过—个半小时,我的谈话就会没新意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时间少于一个半小时,那么重要问题就无法谈透,也没法把自己想说的事情说清楚。”

每次会晤都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但德鲁克从未发现有什么电话来打扰,也不曾看到他的秘书在会晤期间伸进头来报告说有哪位重要人物因紧急事务需要见他。于是有一天德鲁克就问起此事,他回答道:“我已关照过秘书在会晤期间不接任何电话。当然,美国总统和我太大的电话是例外。不过总统不常往这里打电话,而我的太大对我就更了解了。对于其他别的事情,一概都由秘书挡驾了,直到我们的会晤结束后再说。接着,我就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会晤期间来电话的人一一回电话,并让自己熟悉每个人的有关情况。我还尚末遇到过不能等90分钟的紧急情况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