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实际上它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人物刻画方面,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地描绘了一群势利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一样地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此外,《战国策》还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某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
《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曾受到过它的影响,如《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也都明显受益于《战国策》。另外,汉赋“铺张扬厉”的风格,则直接承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在《战国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战国策》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书籍,也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山海经》书影
◆盘古像
延伸阅读
《山海经》的作者
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经》绝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应是集体编述而成。由于受古时地域、交通条件的限制,即使一个部落也不可能了解到各种纷纭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内容十分驳杂。
诗苑奇葩《诗经》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跨越国界走向了全世界。
◆《诗经》书影
◆八月剥枣豳风图(《诗经·豳豳七月》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延伸阅读
苏东坡巧用《诗经》解难题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出使臣来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翰林学士苏东坡奉旨前往驿馆接待。辽使知道苏东坡是个饱学名士,宾主叙谈之暇,便出一上联,请苏学士对下联。联云:“三光日月星。”此联从形式到内容,结构独特,要当场对出来,是非常困难的。辽使自认为得逞,暗自窃喜。他想这次一定会使苏东坡处于困境,陷于窘地。苏东坡不假思索,顺口答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四诗”指《诗经》的四体,即《诗经》的四个部分:国风、大雅、小雅、颂。通常人们把大雅、小雅合称为“雅”。苏东坡巧用《诗经》,解决了难题。辽使听了接对,不禁叹愕,连连点头表示称赞。
孔子与《论语》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土崩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孔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开创了战国诸子百家的先河。他所著的《论语》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像
◆《论语》书影
知识小百科
曲阜“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庄子与《庄子》
庄子是惊世骇俗的哲学大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他所著的《庄子》在公元3世纪~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像
◆《庄子》书影
延伸阅读
庄子与“鹏程万里”
成语“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源自一个美丽的寓言故事:传说北海有一条几千里长的大鱼,名叫鲲。后来鲲变成了一只大鹏鸟,身躯也有几千里长。大鹏鸟振翅起飞时,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有一次大鹏鸟飞往南海去,用翅膀击水而行,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起飞,在海上卷起一股风暴,借着风暴的力量,一下飞出九万里。它飞上去后,要过半年以后,才飞回来休息。飞在高空中,它背靠青天,没有什么能够遮掩它。一只小鸟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就很不理解地嘲笑它:“我们一耸身飞起来,最高也不过飞过树林子,就可飞回来地面。你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以外的天边呢?”
韩非子与《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是法家经典著作,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那些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像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及其学说示意图
知识小百科
韩非子与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