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善待自己的诗 > 第7章 执著即入魔道(第1页)

第7章 执著即入魔道(第1页)

人因为执著的东西太多,所以得到的烦恼也更多。

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自可安然自在!

执著是众苦之源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患。”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世间经常见到,有人追求快乐,却多得到痛苦。苦乐皆有因缘,亦为人自造。苦苦追求,何以得到苦苦?因为执著是众苦之源。

佛教里经常谈到执著。佛曰:戒嗔,戒执著。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飞散。寻常日子,人们分分秒秒总在各种执著中翻滚,不经不觉间白墙染成灰黑,不经不觉间把人际间的成见固筑为怨憎壁垒。世上有多少人能够不让各种欲望占去清醒时刻,多一些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呢?

《列子·周穆王篇》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周国有一个姓尹的富翁,在经营产业的过程中,把手下干活的仆役差遣从早到晚奔走忙碌,连气也喘不过来。他自己整天苦心经营,殚思竭虑,也弄得心力交瘁,到了晚上,倒头就呼呼睡去了。

睡中,他夜夜梦见自己在当着别人家的佣人,奔走干活,样样都做,弄得不好还要挨骂挨打,真是吃尽了苦头。尹富翁不堪夜夜梦中的痛苦,便去求教朋友。朋友告诉他说:“你的地位足以荣身,资财也绰绰有余,远远超过了别人。你夜里梦见做人家的仆佣,这是劳苦和安逸彼此往复的理数之常。你想醒时和梦里都获得快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姓尹的富翁听了朋友的开导,心里立时大悟,从此宽待仆役,而自己也省却不少劳心的事。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减轻了不少心头的痛苦。

我们尊重并赞成尹富翁强烈的事业心,但他的心灵执著成这个样子,夜夜继续劳苦不息,生活也就毫无快乐、了然无趣了。世界上有许多诱惑,金钱、桂冠、权贵,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实的。可叹世间大多数人似乎都不能真正选择是要钱还是要命,所以活得很辛苦。

人活着之所以感到很累很累,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

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没有什么可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就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了。”

执著就是对人和事一心一意地追求,这本是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当执著成了一个人内心的负累时,其害是很大的。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患。”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妄想是错误,执著是坚持错误。我们常常去追求高于现实的东西,渴望得到幸福的人常常越追求越远离幸福,享乐也往往越深入越觉得枯燥无味。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顾一下自我的心灵?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贪爱

注定罪恶,松不开手亦得不到解脱。

贪爱是罪恶的本源。贪欲害己害人,驱使人为填满欲壑而营谋算计、用尽机关,为贪钱财名利而劳心费神、伤身斫命。古往今来,在难填的欲壑中被葬送的贪婪者不可计数。

贪欲实在是可怕!世间上丧身害命的,往往都是由于贪欲的缘故。你看那飞蛾投火,鱼儿上钩,不就是贪欲所促使的吗?你看那些因窃盗罪、奸淫罪而被囚禁在监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所陷害的吗?

过去,有张、王二人相约出游,他们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元宝,二人大喜,商量结果,公平均分。路上,姓张对姓王的说道:“这一块金元宝,让我们二人遇到,是当地城隍老爷有眼,给我们发财的机会,我们应该买些酒菜到城隍老爷的面前拜拜,感激他的恩惠。”

“这样很好,你去买菜,我在城隍庙前等你。”姓王的也很欢喜这么做。但此刻二人心中各怀了鬼胎。姓张的心中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姓王的心中也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不如一人独得。

贪欲心里起,恶向胆边生。姓张的想在酒菜里放些毒药,害死姓王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姓王的见到城隍庙中无人,准备了一把斧头,想害死姓张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张、王二人自以为想得妙计,对方决不会知道这一点。

当姓张的酒菜买来,正在向城隍爷求拜的时候,想不到姓王的一斧头从脑后砍来!姓张的死后,姓王的欢喜非凡,正想拿着金元宝逃之夭夭的时候,忽然觉得饥肠辘辘,他想何不将供在城隍爷前的酒肉拿下来充饥。他一人自斟自酌,忽觉天旋地转,药性发作,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张、王二人因为贪欲过大,皆想独得金元宝,因此萌发害人之意,没想到却害了自己!这是因果现报,也说明了一切罪恶都是从贪欲生起的。

贪爱能令人无恶不作。贪爱注定罪恶,松不开手亦得不到解脱。生与死、钱与命之间,有时很远,有时就在身边。看看今天的一些人,抢劫银行的,贩毒的,绑架勒索的,杀人越货的……一样是要钱不要命的货色,他们的最后结局也是横尸刑场。他们指望侥幸不死,但法网恢恢,谁能躲得过去?

一对昔日情同姐妹的同事兼好朋友,为了竞争一个副处长的职位竟然反目成仇。姐姐对成为强劲竞争对手的妹妹痛起杀心,不顾多年的姐妹情谊,设计多种残害的手段,后来使了最毒辣的一招雇凶毁容!用硫酸将容貌姣好、正值事业巅峰期的好朋友毁成一个今后生活下去都显艰难的人。

案件侦破后,受害方极度惊愕,难以置信毁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好朋友。过去在一起共事时的默契配合、生活上的相互关心促膝长谈,此刻都显得是那么的虚假与不真实。受害者在知道事实真相的时候,不仅肉体要承受折磨,心灵上也是饱受极大的重创,在她今后的人生路途上不敢再相信友谊、相信真情了。

多少人为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止贪爱自己的名誉、地位、与财富,还贪求物质的占有,贪图美色的享受,以及贪婪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生食肉,欠下了钱债、色债和命债。物欲没有止境,一不小心会断送人的性命;轻一些的,会让人一生得不到快乐。

摒弃贪爱,你会生活得坦然,没有干扰,没有麻烦,也没有外来的祸害,快乐的心情永远占据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自在宁静的生活中尽享天年。

眼睛不要睁得那么大

眼睛不要总是睁得那么大,

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

古人云:自古知机为俊杰,只因财利可亡身。一个“贪”字,不知毁了多少人。贪财的利令智昏,贪色的生活腐化,贪名的沽名钓誉。欲炽则身亡,这是千古名训。

一位做了12年心理顾问的医生曾说,在他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病例中,最为严重也最为普遍的一种就是人们一生总是不断地追求更多的东西,而并不注重自己已经拥有的。这种人往往并不是想使自己拥有的东西有所改善,他们只是要求得到更多,以填补他们永不满足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症状的人常说:“如果我的愿望能全部得到满足,我就会变得很快乐。”这句话会在每一次有新愿望的时候一再重复。

一位朋友,上周搬进了新家,第二个星期遇到人就说他隔壁邻居的房子装修得如何如何地比自己的豪华!下次再遇见他,还会听到他对自己房子所处楼层的不满意的抱怨,而且他还一直为没有选择楼房中间单元而怏怏不乐……

很多人都常常有这种思维习惯,总是想这想那,只要没有达到愿望,就会一直想着他们没得到的东西,永远都不知满足。而他们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又会冒出一些新要求,新想法,于是,心理矛盾又会出现。因此,尽管这些人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但仍旧幸福不起来,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未得到的半杯咖啡比自己已经拥有的半杯更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