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辨证录中医宝典在线阅读 > 卷之九(第2页)

卷之九(第2页)

人有处得意之境,过于欢娱,尽情喜笑,遂至感寒畏风,口干舌苦,人以为外感也,谁知内伤于心包乎。夫心包乃膻中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是欢娱者,正心包之职掌,喜乐何至相伤,惟喜乐太过,大笑不止,未免津干液燥耳。夫心包护君以出治者也。心包干燥,必盗心之气以自肥,将内府空虚,则宵小之辈,乘机窃发,而邪易入矣。治法自宜急补心中之气,心气既旺,心包亦必同旺。盖国富而家自不贫,自然协力同心以御外,何至有四郊之多垒哉。

方用卫君汤∶人参(二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菖蒲(一钱)苏叶(一钱)半夏(一钱)桔梗(一钱)丹参(一钱)水煎服。一剂津液生,二剂风邪散,三剂全愈。

此方心与膻中均补之药也,心与心包原不可分,治内宁何愁外扰乎。

此症用滋生汤亦效。

人参柴胡天花粉(各一钱)巴戟天茯神白术(各二钱)甘草神曲(各五分)肉桂(三分)麦冬(三钱)水煎服。

人有终日思虑忧愁,致面黄体瘦,感冒风邪,人以为外感之病,谁知是内伤于脾肾乎。

夫人后天脾胃,先天肾也,二经最不宜病,然最易病也。天下无不思之人,亦少无愁之客,但过于思虑,则脾土之气不升,胃土之气不降,食乃停积于中州而不化,何能生津生液,以灌注于五脏乎。甚矣,思虑之伤人也,而忧愁更甚。盖思则伤脾,忧则伤肾。肾伤则肾水不能滋肝,而肝无水养,仍克脾胃之土,故忧思二者相合,则脾肾两伤,而外邪尤易深入,欺先后二天之皆虚也。人至先后二天皆虚,其元虚之弱,为何如乎。治法乌可散邪,而不扶正方用脾肾双益丹∶人参(一两)白术(一两)巴戟天(一两)山药(一两)茯苓(五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肉桂(五分)山茱萸(三钱)水煎服。二剂风邪全散,十剂全愈。

此方补土之中,有补水之味,补水之内,有散邪之剂。有补之益,而无散之伤,实乃治忧思内损之神方,非止治忧思外感之妙药也。

此症用复正汤亦妙。

熟地白术(各五钱)柴胡山茱萸茯苓丹皮(各二钱)甘草(一钱)山药(三钱)神曲(五分)贝母(五分)水煎服。

人有动多气恼,大声骂詈,觉饮食坐卧居处晋接,无非可怒之场,遂至感触风邪,身热胸满,两胁作胀,人以为风邪外感,谁知是肝经内伤乎。夫肝性急,气恼则肝叶开张,气愈急矣。急则气不能顺而逆作,血不能藏,逆则气不能舒而胀生,血亦不畅。木郁不泄,木乃生火,火郁不宣,火乃生风。内风与外风齐动,则内火与外火同焚,此风邪之所以易入,不可徒祛于外也。

方用风火两消汤∶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柴胡(二钱)天花粉(二钱)甘草(一钱)车前子(二钱)丹皮(五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全愈。

此方治肝经之内火,内风也。然而外来风火,未常不可兼治,故两治之而奏功也。倘不用白芍为君,单用柴胡、栀子之类,虽风火亦能两平,肝中气血之虚,未能骤补,风火散后,肝木仍燥,怒气终不能解,何如多加白芍,既能补肝,又能泻风火之得哉。

此症用却忿散亦妙。

柴胡半夏甘草薄荷黄芩神曲(各一钱)当归茯苓(各三钱)白芍(四钱)炒栀子水煎服。

人有昼夜诵读不辍,眠思梦想,俱在功名,劳瘁不自知,饥饿不自觉,遂至感入风邪,咳嗽身热,人以为外感之症,谁知内伤于肺乎,夫诵读伤气,气伤则肺虚,而腠理亦虚,邪即随虚而入于肺。肺虚不能敌邪,呼肾子以相救,肾水亦正无多力难上灌于肺,而肺气往来于肺肾之间,故咳嗽而不自安也。治法急补其肺气可也,然肺为邪所侮,补肺则邪更旺,而肺愈难安。必兼补胃土之气,以生肺气,则邪不能夺,然补胃而不佐以散邪之品,则肺畏邪侵,未必能受胃气之益,惟于胃中散邪,则邪畏土气之旺,听肺气自生,而邪乃遁矣。

方用助功汤∶人参(二钱)茯苓(三钱)麦冬(五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夏(一钱)黄芩(五分)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愈。

此方肺胃同治也。助胃中之气,即助肺中之气,泻肺中之火,即泻胃中之火,祛肺中之邪,即祛胃中之邪。邪入肺中,未有不入阳明者也。肺中邪散,宁有遁入阳明者乎。

此症亦可用来复汤。

人参茯苓白术天花粉(各三钱)远志甘草(各一钱)黄连(三分)麦冬(一两)陈皮(三分)苏叶(一钱五分)水煎服。

人有终日高谈,连宵聚语,口干舌渴,精神倦怠,因而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气急作喘,人以为风邪外感,谁知是气血内伤乎。夫多言伤气,而血生于气,气伤而血未有不伤者。

况多言则津液尽耗,津液亦阴血之余。气属肺,血属肝,气血两伤,即肺肝之两伤也,往往邪入之而最易。惟是邪既乘肺肝之虚,深入于二经之中,使气逆于下,而上不通,将何以治之。仍治其肺肝之虚,少佐散邪之药则得矣。

方用两治汤∶白芍(五钱)当归(三钱)麦冬(五钱)人参(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二钱)苏叶(八分)天花粉(一钱)水煎服。

此方入肝、入肺,补气、补血、消痰、消火各各分治。二剂便可奏功,正不必多也。

此症用加减补中汤亦妙。

生地人参茯苓(各三钱)白术当归(各五钱)甘草半夏(各一钱)黄(一两)川芎(一钱)柴胡(一钱)水煎服。

人有贪眠乐卧,终日倘徉枕席之上,遂至风邪袭之,身痛背疼,发热恶风,人以为风邪外感,谁知脾气之内伤乎。夫脾主四肢,四肢倦怠,多欲睡眠,以脾气之不能运动也。略为睡卧,亦足养脾气之困,然过于睡卧,则脾气不醒,转足伤气,已虚益虚,安得不招外风之入乎。专治其风,必至损伤脾气,脾气因虚而招风,祛风而重伤脾气,邪且欺脾气之虚而不肯出。人不知用补脾之法,往往变证蜂起也。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人参(三钱)黄(五钱)白术(五钱)当归(二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升麻(三分)柴胡(一钱)半夏(一钱)神曲(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愈。

补中益气汤正益脾圣药,况睡卧既久,脾气下陷,正宜用之以升提下陷之气。加半夏、神曲者,以久睡脾气不醒者,饮食多致生痰,二味最善醒脾,故用之也。

此症用加味益气汤亦妙。

人参(二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半夏(一钱)柴胡(一钱)水煎服。

人有终日呼卢,长夜斗叶,筋酸背痛,足重腹饥,以至感冒风邪,遍身皆痛,身发寒热,人以为风邪外感,谁知血气内伤乎。凡人日用寻常,原易损伤气血,况呼卢斗叶,劳其心神,损伤气血为尤甚。无奈,世人借此为消闲适意之具,以致耗散气血,邪已入身,犹然不悟。为之医者,复昧其内伤之因,惟治其外感之病,正气益亏,邪气愈旺,非变为痨瘵之,必成为怯弱之疾矣。故治法须大补气血,少加以和解之品,则正气足以祛邪,而邪自外遁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治之。

人参(三钱)黄(五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陈皮(五分)白芍(三钱)熟地(三钱)柴胡(一钱)水煎服。一剂汗解,二剂热退,连服数剂全愈。

此方乃气血兼补之方,气血不足,舍此原无第二之剂。原方有肉桂以补命门之火,但呼卢斗叶之人,未免火有余而水不足,故去肉桂,易之柴胡,于补中和之,则邪尤易散也。

此症用两治汤亦效。

生地人参(各三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甘草半夏川芎柴胡(各一钱)黄(一两)当归(五钱)水煎服。

人有争强好斗,或赤身罔顾,或流血不知,以致风入皮肤,畏寒发热,头疼胁痛,人以为风邪外感,谁知筋骨之内伤乎。夫筋属肝,骨属肾,肝血足而筋舒,肾水满而骨健,是筋骨必得髓血之充也。世人之耗髓血者,无过泄精,人尽知之。斗殴以耗髓血,人未尽知也。

盖斗殴之时,必多动怒,怒起而肝叶开张,血多不藏而血自耗,肝血既耗,必取给于肾水,肾水供肝,木火内焚,又易干烁。肾且资肝血之不足,何能分润于骨中之髓乎,血与髓两无有余,筋安得舒,骨又安得健乎?人至筋骨两无旺气,风邪乘虚而侵,不能拒绝。治法宜急救其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