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过去了,事情发生了反转:第一个孩子的画,早已在人们的审美中失去了光彩,甚至变得毫无新意了;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在画坛引起巨大反响。此时,人们开始把他扔进纸篓里的画都拿出来贴在墙上,而把第一个孩子的画从墙上接了下来。
两个孩子在同样的时间轴线里都重复着做一件事——画画,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万分重要的,它使得我们不会产生“差不多”、“还可以”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永远是“不够好”。
精益求精,即是更深层次的专注,它让重复更具力量。
精益求精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那些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或企业,无一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极致的,在以这种态度面对诸事时,也就自然拥有了因重复而来的力量。
摩托罗拉曾获蓝带大奖,这是美国企业界至高无上的荣誉。要赢得此奖,必须让评审小组认可他们的产品是全国品质最高的。
当年,有66家公司对这个奖项垂涎欲滴。细数大部分的参赛公司,都是当时最出名的新型科技产业公司,如IBM、惠普等。而最终,斩获桂冠的却是摩托罗拉。自1981年起,摩托罗拉就有意争夺这项殊荣,公司先后派遣侦察小组,前往世界各地的高级制造机构考察,去看他们如何“精益求精”。
每一位摩托罗拉的员工都肩负着重大使命,他们需要尽量保证自己不出错。当时,有一部分以时计薪的工人,专门负责挑错。工程师们通过不断研发,将移动电话的零件数从1378项变成523项。这项改变带来的结果是:错误率降低90%,可尽管如此,当时的公司总裁仍不满意。
这一次,为了计划更好地施行,整个公司又设定了新的目标。对于移动电话,摩托罗拉的新目标是:每生产100个零件中,错误率不得超过0。03%。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摩托罗拉向全体员工发放了一张标明公司目标的卡片。此外,公司还特地录制了一盒录像带,向员工说明为何对99%的合格率仍不满意。
录像带指出,如果各行各业的人们都遵守99%的合格率进行工作,那么每年就会产生20万份错误的医药处方。反观摩托罗拉,对于那些将性命与摩托罗拉移动电话捆绑在一起的警察而言,这样的合格率是否真的足够呢?
在美国国家品质奖评审期间,摩托罗拉的产品已然让所有竞争者甘拜下风。如此情景之下摩托罗拉公司自然可以轻易获胜。
在角逐获胜之际,公司的一位主管说:“得美国国家品质奖,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奇效。”的确,有了明确精准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才更清晰,人生才不至于跑偏。
而那位主管所说的奇效是什么呢?显然,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带来的心灵饱足感,这胜于在物质甚至荣誉上获得的奖赏。
精益求精,敦促着专注于工作者像一个忠诚的勇士,为了最高的荣耀,在人生这条路上披荆斩棘,也让人可以获得更可贵的人生契机。
在美国,有一个优秀的年轻人收到了著名的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因为家穷,他交不起学费,与许多彷徨无助的人一样,这个年轻人面临着失学的危机。无奈之下,年轻人决定趁假期去打工,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油漆工。如果运气好,或许可以赚一笔上学的学费。
这个年轻人最开始接到的是一笔为一大栋房子做油漆的业务,尽管房子的主人迈克尔很挑剔,但他的挑剔并非没有理由,因为他支付的报酬很高。
年轻人已经不在意旁人的要求有多刻薄了,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桩生意。在工作中,这个年轻人带着学习时候一丝不苟的态度,耐心地将一项简单的工作反复确认几遍,才下手去做。这个年轻人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让几次来查验的迈克尔感到非常满意。
这天,是即将完工的日子。年轻人开始准备为拆下来的一扇门板刷完最后一遍漆,刚刚把它支起来晾晒,年轻人觉得有些累了,被油漆的味道呛得头疼。于是,他做完这一切,长出了一口气,想去花园透透气,歇息一下。可是刚一抬脚,却不想被脚下的砖头绊了个踉跄。这下坏了,他一个不小心碰倒了支起来的门板,这块油漆尚未干透的门板倒在刚粉刷好的雪白的墙面上,墙上出现了一道清晰的痕迹,还带着红色的漆印。年轻人看见自己努力刷好的墙面遭受了这样的损毁,立即用切刀把漆印切掉,又调了些涂料补上。
当这些弥补的工作做好后,年轻人却怎么看都觉得补上去的涂料色调和原来的不一样,那新补的一块和周围的也显得不协调。怎么办?年轻人变得有些执拗,他决定把那面墙再重新刷一遍。
说干就干,年轻人跑去重新买了涂料,并重新粉刷起墙面来。大约用了半天时间,他把那面墙刷完了。可是第二天,他又沮丧地发现新刷的那面墙和相邻的墙壁又显得色调不一致,而且越看越明显。
年轻人叹了口气,决定再去买些材料,将所有的墙重刷,尽管他知道这样做要多花比原来近一倍的本钱,他就赚不了多少钱了,但他仍决定重刷。他心里想的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谁知道,他刚把所需要的材料买回来,雇主迈克尔就来验工了。年轻人向他道了歉,并如实地将事情和自己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迈克尔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这个认真工作、不怕重复的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对这个年轻人工作负责态度的奖励,迈克尔愿意赞助他读完大学。最终,年轻人接受了资助。
后来,他不仅顺利读完大学,毕业后还娶了迈克尔的女儿为妻,进入了迈克尔的公司。10年后,他成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现在,提起世界上最大的沃尔玛零售公司无人不知,可没有多少人知道,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当年刷墙的穷小子。一面墙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是他对工作的负责态度改变了他的命运。
专注于一件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将自己彻底投入其中,不问收获,只为过程负责,所能得到的结果是远大于预想的。
有时候,专注是一种自我牺牲。这样的专注,需要我们用力燃烧自己,不断鞭策自我并持续磨练,舍弃眼下看到的短暂成绩,去追求更长久、可永存的幸福,如此才更有可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拾得那个最闪亮的贝壳。
3。做自己的事
成就事业,实现价值,需要有一颗专攻一事的心。通往成功的路从不平坦,荆棘横生、怪石嶙峋,这些突兀的东西扰乱着我们的视线,叫人看不清前路。而那些最终依然能拨云见日者,即是因为纵使前方再迷蒙,他们的内心却是豁亮的,他们看得清由心灵力量所指引出的方向,这才令他们总能不为外物所惑,安心于自己的事。
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有着重要贡献。1776年,他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随后经过多次改进,升级至“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可以说,瓦特开辟了人类的能源新时代,从而进入“蒸汽时代”。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人们将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以此表示对他的敬仰之情。
格林诺克是瓦特的故乡,他的家就在一个小镇上。他自小身体比较虚弱,大多时间只能呆在家里,由母亲负责教育他。
这里的家家户户依靠生火烧水做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人习以为常,但在瓦特眼里,这是很神奇的事情。祖母在厨房做饭时,会在灶上烧一壶开水,水开之后会沸腾起来,壶盖便会不停地往上跳动,不停地发出声响。瓦特观察了很久,他对壶盖跳动感到十分好奇。
祖母给他的解释是:“水开了,就这样。”瓦特却并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回答,他继续问道:“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忙着做饭的祖母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应对他的好奇心,只得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面对不耐烦的祖母,瓦特有些失落,不仅没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反而挨了一顿批评。然而,对这件事的疑问促使着瓦特继续专注于观察水开时的现象。
几天下来,每到做饭的时候,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火炉旁,认真仔细地观察着。他发现,当水快要开了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响声,随后壶里会冒出水蒸气,壶盖也就随之不停地跳动。
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瓦特不断把壶盖揭开盖上、揭开又盖上,他还找来杯子和勺子放在有水蒸气冒出来的地方,看到了与壶盖同样的现象。原来,是水蒸气推动壶盖不断跳动。得到答案瓦特欢呼雀跃起来,这是他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找到的答案。
在一旁做饭的祖母却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祖母当然不会知道,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的现象即将成为瓦特今后发明蒸汽机车的启示。
1769年,瓦特将蒸汽机升级改造为单动式发电机,发动力更为强劲。1782年,在瓦特不懈的努力下,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大功告成,机器上多了联动装置,而且不再是单式而是旋转运动,至此,蒸汽机完美诞生。
瓦特祖母的“不耐烦”,其实可看成是瓦特成功路上的“干扰”,他最初的好奇心若是未能保持,他若不能专注于自己脑海中的“问号”,何来的蒸汽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