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怎么办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诚竟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眼前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而其他的功臣则远不如郭德成明白要忍对祸福的道理。因祸进庙,因祸保住了性命,谁又能说这不是福呢?
糊涂哲学:
生活中,那些常怕自己吃亏,总是斤斤计较,处处较劲,为蝇头小利也要与人争得面红耳赤的人,不防多想想“吃亏是福”的道理,这对今后的人生会大有裨益。因为,它们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争不来。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小利益,不为小恩小惠所动,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当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赌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敢于下注。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当了皇帝,吕后成了吕太后。吕太后见刘邦死了,就大肆消灭异己。她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掉,挖去双眼,灌下毒药,使她变得又聋又哑,然后又把她扔到厕所里,称为“人彘”,朝廷的大权都由吕太后一人把持。
刘盈当皇帝的第二年,齐王刘肥来看望他,刘盈听说哥哥来了,很高兴,就吩咐摆酒招待,并且让哥哥坐在上头,自己在下面作陪。吕太后看了很不高兴,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怎么能坐在下面呢?于是,她就叫人斟了两杯毒酒递给刘肥,让他给惠帝祝酒,不想惠帝见齐王起身,也跟着站起来,拿过另一杯酒,准备兄弟两人干一杯,吕太后一看很着急,她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刘盈手中的酒撞泼了。刘肥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吕太后想置他于死地,所以回到住处后,很害怕。这时一人献计说:“太后只有当今皇上和鲁元公主一儿一女,自然对他特别宠爱。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却只有几个城。您要是向太后献出一郡,把它作为公主的领地,太后定会高兴,你也就免除危险了。”
刘肥听后,就照着这位谋士的方法,把自己的封地城阳郡送给了公主,太后果然很高兴,就这样刘肥平安地离开了长安。
刘肥以失去了一座小城的代价,保全了自己,这实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的目光只会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恰好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
这5000港元,还不及20世纪80年代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
李嘉诚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当时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
李嘉诚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众股东的购入,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持有的股份所得到股息的价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共计有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惟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
舍“小”是为谋“大”。这是定则。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李嘉诚的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占,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地,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于对方的利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自己将生意做断做绝。
糊涂哲学:
世上有多少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不吃亏,少吃亏,或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演出一幕幕你争我夺的人间闹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说的真是人木三分,岂不知吃亏与占便宜,正如祸和福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7.吃亏越多,幸福越多
夫妻之间不能计较得失,家庭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两人只能同舟共济方有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家庭中惟一的目标是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为实现这一目标,一切都可以调整。
有的丈夫有大男子主义,只愿妻子在家照顾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办法,因为妻子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仅是助手、帮手,对家,她还是你精神的伴侣,长期把妻子置于家中,妻子的精神就会衰变,而整日在外的丈夫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她失去了光彩,不再吸引你,于是家庭的裂痕就可能出现。所以,在家中,丈夫多吃些亏,干些家务并不是坏事,自己似乎多吃些亏,浪费些时间,但却与太太增进了感情。
反之亦然,一位妻子若只想自己的享乐,从未把帮助丈夫列入自己的计划,下班以后,晚上活动不断,从不在家;如果在家了只是干自己的事,玩自己的,对丈夫不问不管,这样的妻子是够痛快的,但终究会失去丈夫的爱心。一个妻子要把丈夫的事业视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这样似乎个人少了一些玩的时间,但收益却是无穷的。糊涂学的情爱之道在于想对方,为对方,看起来吃亏很大,但实际上是吃亏越多,幸福越多。
一个家是由两个人维护的,那么以谁为主?两个人都是有事业的,那么家务由谁来做?家庭生活里这些矛盾是不可回避的。怎么办?
多想对方。少想自己。多做贡献,多做牺牲是最好的办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如何处理。
婚后夫妻常常面临一个突出的矛盾,即事业和家务之间的冲突。中年夫妻中,这个问题更加尖锐,事业与家务矛盾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事业上成败和夫妻关系的稳定与否。
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业余时间的支配上,除了上班和休息时间以外,每天的空闲时间总是有限的。用于家务时间多了,用于事业的时间必然就少;而事业上的发展是与时间精力的投入成正比例的,家务繁重,势必影响事业的发展。用于事业的时间多,就很难兼顾家务劳动,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同时家务又很繁重,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就更加突出。这个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给夫妻关系带来麻烦。要妥善处理夫妻间因事业和家务而引起的矛盾,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