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龙袍穿了三年,他都舍不得换新。
每次的大朝会,他都会准时上朝。
朝中大小事务,堆积如山的奏折,他都会亲力亲为的批阅。
每天的用餐,他也都反对铺张浪费。
而他的早餐,基本都是规定的几样。
各种米粥,包子,馒头,烧饼寥寥几样。
可以说大明一朝,若论节俭勤政,崇祯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即便是太祖朱元璋,在节俭女色方面,也要稍逊崇祯一筹。
“陛下,昨夜周阁老,有捷报上报。”
司礼监太监王承恩,作为崇祯朱由检的贴身大总管,也是崇祯心腹。
对于皇帝心思,王承恩最是明白。
因为他知道皇帝关心前方战事,关系河北山东军情。
周延儒做我内阁首辅,统领八万大军出京。
每日一报,无论是胜还是败,他都会派人送上奏报。
身为皇帝的崇祯,也只能根据奏报,了解前方军情。
“周阁老不负朕望,真乃朕之股肱也。”
拿起桌案上的奏折,看了一遍的崇祯,满心欢喜的笑道。
站在一旁,低眉顺眼的王承恩,深知皇帝秉性。
这个时候皇帝高兴,他自然要捧上一句,不然皇帝岂不是无趣。
“陛下,周阁老文武兼备,指挥有方,可是又斩获建奴鞑子首级?”
王承恩一脸笑容,惊喜的问道。
“哈哈哈……”
崇祯开怀大笑道:“王大伴啊,你又说对了,周阁老来报,前军总兵高第,左军总兵孔希贵。”
“兵锋推进霸州,与建奴激战半日,斩杀三百级,收复永清,容城二县。”
“这可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阁老这是为朕,送上一份新年大礼啊。”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王承恩连忙奉承的再次拜道。
正当这主仆二人,在深宫之内,互相吹捧自已。
殿外传来一声奏报。
“启禀皇上,提督东厂王德化求见陛下。”
“宣!”
心情大好的崇祯,倒也没有多想,摆手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