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立马扬声喊道。
“陛下有旨,宣王德化觐见。”
很快,头戴乌纱帽,身穿飞鱼服,腰缠玉带的王德化,一路小跑着进入了大殿。
王德化虽然是个太监,但他身兼提督东厂,兼京营监军使一职。
可是手握实权的正三品大员,肩负着城防军务。
故而在三年前,崇祯就赏赐了他四爪飞鱼服,以示恩宠。
“微臣王德化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到崇祯桌案前二十步外,王德化双膝跪地,磕头以大礼参拜。
这样的私下见面,这样的大礼,一般是不用的。
只有在大朝会之上,朝臣才会行大礼朝拜皇帝。
看到王德化如此郑重其事,崇祯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王提督,何故如此大礼?难道建奴鞑子又反攻京师了?”
眉头微皱的崇祯,目光透着寒光,盯着王德化问道。
“回禀陛下,建奴退了,而且是已经退出关内,往古北口出塞了。”
王德化迟疑了一下,强忍着激动回道。
“什么?建奴退了?为何朕不知道此事?”
“周阁老和兵部,为何都没有奏报?”
崇祯也是大为惊讶的站了起来,满脸的激动与不敢相信。
刚刚他手中放下的周延儒奏报,丝毫没有提建奴撤退的消息。
可这转眼之间,王德化来报,说建奴撤退了。
这说明什么了?
说明周延儒和王德化二人,其中有一人说谎了。
“回禀陛下,微臣也是刚刚接到消息,正在派人核实。”
“但是,向微臣汇报这则消息之人,是山东镇参将杨衍,守备韩烈二人。”
“如今二人率领一万兵马,正在西门外候见。”
“那韩烈请求微臣向陛下递上奏折,请求陛下阅览。”
“呈上来。”崇祯点点头,王承恩连忙上前,把奏折接下,递到崇祯手上。
接过奏折的崇祯,打开观看之下,直觉血气冲顶,双手紧紧抓住奏折,揉成一团吼道。
“荒谬,一个小小守备,安敢妄议朝臣,弹劾内阁首辅,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原来韩烈的写的奏折之中,列数了周延儒杀良冒功,欺上瞒下,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枉顾河北,山东军民性命。
龟缩北通州,整日骄奢淫耻,却不发一兵一卒,坐视建奴横行无忌,烧杀抢掠等数十条罪责。
“微臣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