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中来: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夸父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一笔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也许在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的阻挠和挫折,但是如果轻易放弃,那么梦想永远也只是梦想。但是如果你有克服千难万险的决心和信心,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长得非常聪明可爱,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实在无聊之极,姐姐妹妹也都不在家,于是她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半路上刮起了风暴,风涛掀卷起来,涌动着排天的巨浪,眨眼间,像山一样高的波涛,奔腾呼啸着从四面合拢,女娃挣扎着,努力不让小船被海水吞没,可是狰狞凶狠的巨浪还是打翻了女娃的小船,女娃被无情可怖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痛失爱女,心中无比悲痛,但他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甚至无法为她复仇,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后,她的精魂依然不肯散去,最后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叫她“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狂傲地嘲笑她:“笨鸟儿,算了吧,我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谁也打不我的!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鸟迎着长风,借助长风的力量;迎着流云,借助流云的速度;迎着暴雨,借助暴雨的冲击;迎着雷霆,借助雷霆的怒吼,日日穿行在大山和东海之间,不将大海填平誓不罢休!她向大海投去愤怒,投去仇恨,也投去了生命和青春!
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了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日日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寓言中来:坚忍不拔,不畏强权,精卫鸟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生活中总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对它们,你是决不放弃,奋勇前进,还是绝望退缩,自甘消沉?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失败之后依然能够站起来,最后走向成功,而有的人却从此一蹶不振的原因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明天还有希望
天神西绪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遭到宇宙之神宙斯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宙斯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绪弗都费了很大的劲儿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绪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绪弗不得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西绪弗每次推石头上山时,其他天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但西绪弗不肯认命,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他的责任,只要把石头推上山顶,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所以,当西绪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的时候,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有希望。
宙斯对西绪弗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放他回了天庭。
寓言中来:把困难当作机遇,把命运的折磨当作人生的考验,把今天的苦楚寄希望于明天的甘甜,这样的人,即便是上帝对他也无能为力。
学皆不精
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没有学到家,便中止了;又学习剑术,又没有成就卒业。项梁对他发怒。项籍说:“文字,只够记录姓名罢了;剑术,只能跟单人对抗。这都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能够对抗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传授项羽兵法。项籍大喜。但是,他略略了解兵法的大意异军突起后,又不肯学完。
寓言中来:这表现了项羽大而无恒心的性格特点,并预示着他一生事业的成败。并说明了一个人光有大志,而没有恒心,不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顽强地改造自然
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丈。它们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在北山里有一个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90岁了。他的家正面对着两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交通,出进总要绕很大的圈子,因此,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说:“我和你们一道使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门前这两座大山,打通一条通到豫州南部的大道,直达汉水南面,你们说可以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惟有他的老伴提出疑问,说:“凭你这点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也挖不掉一点,又怎能对付太行、王屋这样两座大山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泥土石块,又把它们往哪放呢?”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把这些泥土石块扔到渤海的尽头和隐土的北边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子孙三人挑着担子,开始凿石头,挖土块,用簸箕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尽头去。他们的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儿子,刚换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忙。从冬天到夏天,他们才往返一次。
黄河边上有一个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领子孙挖山,便鄙夷地笑着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个地步呢?像你这样年老力衰的人,就是连山上一根茅草恐怕也很难拔掉,又怎么搬得了这么多的石块、泥土呢?”
北山的愚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的心太死了,简直是一窍不通,还不如那寡妇不懂事理的小儿子哩!要知道,就是我死了,可是我的儿子还活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这样,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呀!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了,怎么怕挖不平呢?!”河曲的那个智叟听了无言答对。
山神听到了,害怕愚公没完没了地干下去,便去报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这种虔诚和毅力所感动,于是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背走,一座放在朔州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以南,再也没有突起的高山阻塞了。。。。
寓言中来:愚公以他无限延续下去的子孙的力量,要挖掉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是没有挖不平的道理的。反映了古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对于利国利民的事,就要像愚公那样,充满必胜的信心,不畏艰难,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这就是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
痀偻承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