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楚国去,穿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在用长竿粘蝉,好像从地上捡东西那样容易。
孔子问他说:“你真是灵巧啊!这里有什么窍门吗?”
驼背老人回答说:“我是有窍门啊。夏季五六月时,我练习在竿头上累叠粘丸。累叠两个粘丸而不掉下来,捕蝉时跑掉的蝉很少。累叠3罗汉个粘丸而不掉下来,捕蝉时跑掉的蝉10只中不过有1只。累叠5个粘丸而不掉下来,捕蝉时就像从地上捡东西那样容易了。我立定身子,就像一棵枯树桩;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树的树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但我捕蝉时,心目中却只有蝉的翅膀。我站着不东张西望,一动不动,不因五光十色的万物来转移我对蝉的翅膀的注意,这怎么会捉不到蝉呢?”
孔子听了,回头对他的学生们说:“用心专一,就能精神集中,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吧!”
寓言中来:只要用心专一,艰苦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学好任何本领,做好任何事情。
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寓言中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下苦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到底的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
四川和尚
从前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很穷,每天除了念经时间之外,就得到外面去化缘,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
有钱的和尚说:“路途那么遥远,你要怎么去?”
穷和尚说:“我只有一个钵、一个水瓶、两条腿就够了。”
有钱的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几年,一直没成行的原因是旅费不够。我的环境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了,你又怎么去得成?”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印度回来,还带了一本印度的佛经送给有钱的和尚。有钱和尚看他果真达成愿望,惭愧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寓言中来: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说只要下定决心,有恒心、有毅力,那么天底下再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了。
一个秘诀
开学的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次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能!”学生们都笑着回答。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大家:“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个问题,这回,举手的同学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开始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寓言中来:成功就在于是否坚持了已定的目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简单的事情坚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