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妙常开始注意映月。
这一注意,便能察出以前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她几乎被教坊所有人排挤,比如她的话越来越少……直到偶然妙常听到她沙哑的嗓音,才知道她的嗓子怕是毁了。
妙常由人推已,竟也有了几分忧愁。
小宛和云琦难得看她如此,便将许多事情告知与她。
映月如今处境看似简单,其实背后也有诸多复杂因素。
“贤妃娘娘与丽妃娘娘?”妙常疑问道,“不过是映月的事情,关两位娘娘什么事?”
妙常听到贤妃的名字,暗自警惕,面色不显,做出平常样子笑着。
终于让她等到机会。
云琦摆开架势,眉飞色舞道:“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可知歌姬是如何选进来的?”
妙常点点头,“知道,是各大戏班里选进来的。”
妙常自己就是如此。
小宛和云琦对视一笑,而后一起对妙常摇了摇头。
两人异口同声答:“我们大多是推选进来的。”
推选?妙常很是不解。
看出妙常的疑惑,小宛继续解答道:“比如我两都是周家送进来的,那是丽妃娘娘的娘家。”
“当初宫里传出消息之后,各家都往宫里面送来了人,但映月……”小宛凑近妙常耳畔,小声说:“是京中春晖堂送过来的。”
云琦看似快言快语开口:“本就是早已成名的角儿,各家送了那么多人,偏让她拔了尖,得了皇上青眼,周谢两家好心招揽她,还谁都给脸色看。”
映月如此行径,歌姬们各个人精,也不敢与她交好了。
小宛点点头,眼神间带着女儿家说私房话的兴奋,“皇上现在年轻力壮,二十有余,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难免惹人非议,大家只能想办法往里面塞人,要是有谁中了……”
云琦听小宛越说越过分,偷偷在她后腰处掐了一把。
小宛一下精神清醒,不好意思地对妙常笑笑,云琦倒是面色如常。
妙常将一切看在眼里,并不在意。
妙常从中已得到不少信息,贤妃娘娘和丽妃娘娘只怕水火不容。
贤妃娘娘的母家便极为荣耀了。
与颜家相同,谢家也同样是开国功臣,一颜一谢,一文一武,并立两肩,颜家主天下文人之事,有与帝推杯置盏,临窗指点江山的美谈。
帝只笑看,不以为忤。
开国时,人才难寻,百废待兴,高祖命颜家先祖成徽与众文人翻阅典籍,定端礼国祀之基,修端国律法之本,开科举推选之河,制书院家学之规……
就算颜家已落,可他曾经所做过的一切,也早已融入大端骨血,影响着每一位大端人的生活。
而那时的谢家便在属于他们的战场上为自己的国、自己的君抛头颅洒热血。
大端初立,各地律法混乱,杀人虏虐者耀武扬威,乡绅土豪则占地为王,国内山贼悍匪横行,举竿起义者层出不穷。
乱世当用重典,快刀斩乱麻。
杀!
杀!!
杀!!!
待到一切落定,谢家四虎五将皆牺牲,人丁凋零,只余谢老将军和三岁稚孙。
至此一遭,内乱平定,国礼奠定,行将有序。
百年后,大端终至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