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浴血奋战,君子若竹,也湮灭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曾经的历史符号。
妙常面色凝重,娘亲书信中所说的‘背道的同行者’,会不会是谢家?
思及这一可能性,妙常竟眼前一黑,不能站立。
颜家风骨,安山玉竹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桩趣事。
这安山玉便是当时四处征战的谢大将军发现的。
发现美玉后上报与高祖,可他行事凭心,一向恣意竟自己偷偷截下数块,送与成徽先祖作为生辰贺礼。
军中将军可提刀比剑,上马杀敌,却不会什么精雕细凿,干脆将安山玉削成小手指般的长条,美名其曰为玉竹,说这玉最是衬他,使得成徽先祖哭笑不得。
高祖知道后,干脆金口玉言,将安山玉尽数赐予颜家。
这一件事,先祖就写在颜家家书中。
而谢大将军却在先祖生辰后不久,血溅沙场,马革裹尸,再也没能回来。
所余三岁稚子便由高祖皇帝与先祖成徽共同教导,长大成才,继父遗志,功勋卓越,也是第一代的镇国公。
当今谢太后也同样出身谢家,是当代镇国公亲妹,而贤妃娘娘就是镇国公唯一掌上明珠,可见其母家极为荣耀。
丽妃娘娘母亲虽为公主,但与贤妃娘娘相比,未免捉襟见肘。
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皇后娘娘应当就是二人之一,但圣上态度却极为暧昧。
丽妃娘娘很是受宠,可这封号未免太不庄重,贤妃娘娘虽为太后所封,但皇上若是不点头,怕也是行不通。
妙常的思路清晰了许多。
无论怎样,看来得从皇上和贤妃娘娘身上下手。
而王爷……
他成年也有一段时间,是当今圣上唯一兄弟,却没有任何封号,妙常眉头轻拢,这皇宫看似风平浪静,实则诸多关窍,让人看不明白。
妙常没有心情再与小宛和云琦玩笑,借口告辞,回了房中。
正巧碰上了芙芷。
妙常脚步一顿,想到了刚才小宛的话。
芙芷又会是谁的人呢?
妙常想起最近,两人都早出晚归,同居一室,碰面的机会也没有多少,芙芷与她态度始终冷淡,要是之前还可说得通,妙常贫困潦倒,她不搭理也说得过去。
现在妙常可是众人眼中皇上跟前的红人,芙芷不是什么清高傲物的人,怎会稳如泰山,丝毫不动?
小宛与云琦是周家的人,妙常与两人时常待在一起,也许旁人都将她们看成了一伙也未可知。
那照此来讲,芙芷便是谢家的人了。
妙常想想情况,便觉一切还好,若非要选择其一,她自然是要选周家的。
妙常如往常一般无害单纯的笑,“芙芷姐姐,我回来了。”
芙芷冷淡的嗯了一声。
妙常似是没发现她冷淡的态度,心情愉悦地哼起小调来。
芙芷见她如傻子一般,烦躁不已。
这些天她明里暗里的提醒打机锋,这傻子半分不解其意,每天只知吃吃喝喝,果真是只长了一张脸。
也许皇上就喜欢她这副傻样子。
不过是个玩物花瓶,自己都走到刀尖上了,还以为岁月静好呢。
芙芷越想越烦,刷的一下解下纱帘,翻身便躺在了自己的床上。
妙常故作不知,也上床休息。
一夜无话。
却说云萝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