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残忍,而忽略了倭奴的暴行。”另一位学子点头赞同。
随着民间舆论的转变,支持赵轩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学子开始斥责倭奴的畜生行为,认为镇南王赵轩是替天行道,是大齐的英雄。
这股舆论的力量也迅速反馈到了朝堂之上。原本追随大皇子弹劾赵轩的御史们,在听到民间的声音后,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件事。他们中的一些人意识到,自己之前可能被片面的观点所误导。
朝堂之上,一位御史站了出来,神色有些尴尬地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民间诸多关于倭奴暴行的讲述,细细思量,镇南王赵轩出征倭奴,实乃为我大齐百姓讨回公道,其行为并无过错。之前臣等弹劾,实在是不明真相,还望陛下恕罪。”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其他御史见状,也纷纷表态,支持赵轩的行为。甚至,还有几位御史转而弹劾大皇子,指责他是非不分,在不了解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带头弹劾赵轩,怀疑他收受贿赂,故意抹黑镇南王。
大皇子朱熠听到这些弹劾,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愤怒地看向那些曾经追随他的御史,大声吼道:“你们这是何意?莫要血口喷人!”
但此时,众人的矛头都指向了他,他的辩解显得如此无力。
宣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心中暗自思量。他一直对大皇子的野心有所察觉,此次事件,正好是一个打压他的机会。于是,宣帝缓缓开口:“此次事件,幸得真相大白。镇南王赵轩,为国为民,立下赫赫战功,理应嘉奖。朕决定,赏赐赵轩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其麾下神武水军的将士,也皆有封赏。”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林如海见此情景,心中暗自欣喜。他趁机出列,向宣帝奏道:“陛下,镇南王赵轩此前曾向臣提及,驻扎在登州的大齐水师,可趁此时机,兵发高力,协同安城伯柳林的大军,彻底击溃在高力的倭奴军队。如此一来,可永绝后患,保我大齐边境安宁。”
宣帝听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林爱卿所言有理。倭奴屡犯我边境,此次若不彻底将其击败,日后必成大患。朕准奏,即刻传旨,命登州水师出兵高力,务必与安城伯柳林紧密配合,一举荡平倭奴。”
消息传到了远在倭奴的赵轩耳中。他得知民间舆论反转,朝堂上也对他进行了嘉奖,心中感慨万千。同时,他也接到了出兵高力的命令,深知责任重大。
赵轩立刻召集神武水军的将士们,传达了朝廷的旨意。将士们听闻要继续出征,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
“兄弟们,此次出兵高力,是为了彻底消灭倭奴,为我们大齐的百姓报仇雪恨!让他们知道,侵犯我大齐的下场!”赵轩站在船头,大声鼓舞着士气。
“消灭倭奴!报仇雪恨!”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在登州,大齐水师也在紧张地筹备着出征事宜。水师提督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清点兵马,准备粮草辎重。
而在高力,安城伯柳林的大军早已与倭奴军队对峙许久。柳林得知大齐水师即将前来支援,心中大喜。他深知,此次与水师协同作战,定能给倭奴以致命一击。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等待水师到来,一举攻破倭奴防线!”柳林对麾下将领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出征的日子终于来临。牛继宗率领大齐水师的战船浩浩荡荡地驶出登州港,向着高力进发。一路上,战船乘风破浪,水师将士们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与倭奴展开一场恶战。
而在京城,百姓们也对此次出征充满了期待。他们纷纷来到码头,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
“将士们,一定要凯旋而归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声喊道。
“我们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对将士们的信任和支持。
喜欢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