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上司心里去,也就是与上司保持默契。想上司所想,就是帮上司的忙,一个能帮忙的好下属,总会令上司刮目相看。理解上司的意图,才不会“跑偏”。说上司所不能说,就是替上司分忧。能够替上司分忧,是一个好员工的基本素质。一个和上司能保持默契的人,将理所当然地成为上司眼中的红人。
与上司沟通的语言技巧
要想与上司进行有效地沟通,这就需要你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需要跟上司、领导打交道。其实,并非“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而在于员工怎样去“摸”,这就要求员工要好好地掌握与上司进行沟通的语言技巧。一个会说话的下属不但在职场中受欢迎,而且在其他任何地方也都是受欢迎的。
杨修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
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结他。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3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而后,操问其故,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然喜笑,而心头却很妒嫉杨修。
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作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唯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收拾行装?”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由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曹操只是犹豫不决,遂以“鸡肋”为号,但未下令退兵,但杨修自以为洞察其真实意图,自作主张,视领导权威于不顾,是其罪名一也;大军初败,军心、士气为重,杨修扰乱军心,是其罪名二也。最后,告诉员工不要以自己的看法、想法来替代上司的指令,自作聪明反被聪明误。尤其是作为企业的行政人员,在传达上司的指令时,不但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与场合,而且更应该掌握好与上司沟通的语言技巧。应该从上司所处的实际环境,发出指令的背景,来领会其真实的意图。
由此便可以归纳出与上司进行沟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有:要把握与上司沟通的语言技巧与说话的时机和场合,依据上司所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心情注意领导的眼睛和手,能够了解上司的意图是什么。
沟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消除误解,掌握好语言沟通的技巧比沟通的内容显得更重要。过程不愉快,结果肯定不满意。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事实上,沟通无处不在!不仅人际关系需要进行沟通,并且在事业上也需要沟通,同时相互合作也需要沟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与上司也需要进行沟通,并且还必须掌握与上司进行沟通的语言技巧。当自己被提拔时,也应该掌握与上司沟通的技巧。????
没有哪一位上司会喜欢盛气凌人的下属,那样他会感到他的位置受到威胁,如果以后你再想升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在与上司进行语言沟通时,要会表达,语言要清楚,语音要洪亮、语句要通俗易懂,所表达的意思容易被上司听懂,不要装腔作势。
????说话人人都会,话是否说得动听,有效果。通过说话的过程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并不是每个人的专长。特别是在与上司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中,懂得说话的艺术及技巧特别重要。上司在公司里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不小心说错了话,只好自己掂量一下后果吧!
刘小诗年轻干练、活泼开朗,入行不几年,职位不断地往上升,没过多久便成为单位里的主力干将。几天前,新老板走马上任,下车伊始,就把小诗叫到办公室并说:“刘小诗,你经验丰富,能力又强,这里有个新项目,你就多费心盯一盯吧!”受到新老板的重用,小诗欢欣鼓舞。恰好这天要去上海附近的某个城市进行谈判,小红进行合计后,由于人多,坐公交车不太方便,人也受累,这样以来便会影响谈判效果;打车吧,一辆车又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既经济又实惠。
小诗拿定主意之后,并没有直接去办理。身在职场有一段时间的小诗,在职场生涯中她懂得遇事应该向上司进行汇报一下,这是必要的。由此,小诗便来到了上司的办公室里,并说:“老板,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小诗把几种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了一番,紧接着又说:“所以呢,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小诗发现老板的脸色不知什么时候黑了下来。上司生硬地对小诗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这时小诗愣住了,让她出其不意的是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打了“回头水。”“按理说这是没道理的呀,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小诗大惑不解。
通过小诗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小诗凡事多向老板汇报的意识是非常可贵的,错就错在她“措辞不当。”值得注意的地方,小诗说的是:“我决定包一辆车!”在老板面前,说“我决定该怎样做”是上司最犯忌讳的。
假如小诗能这样说:“老板,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比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经验丰富,帮我做个决定行吗?”老板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做个顺水人情,答应自己的请求,这样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了吗?
要懂得迎合上司的心理
在生活中,喜欢开黑色玩笑的人一定是热衷于挑刺的人,这类人常被视为“刻薄”,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同事或许会笑过就算了,但冒犯老板尊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如果想在老板面前留下好的印象,就应该努力地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学会宽容,学会发掘别人的优点,慢慢改变“刻薄”的形象,并且要知道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小敏工作相当努力,有时为了赶时间,一大清早就要赶到海关报关。满身疲惫回到办公室,上司不但不体谅她反而还不断地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她迟到、旷工,不管小敏做怎样的解释都不行。小敏委屈极了,就向有经验的人求教。有经验的人问她:“你平时是否在言词上有对老板不敬啊?”
这么一问,小敏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自己平时就爱与同事开玩笑,后来看到上司斯斯文文,对公司里的员工总是笑眯眯的,胆子一大,就开起了老板的玩笑。这天,老板一身簇新地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小敏夸张地大叫一声:“老板,今天穿新衣服了!”老板听了咧嘴一笑,还未曾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小敏就又接着说了一句让老板十分不爱听的话:“像只灰耗子!”
还有一次,客户来找上司签字,连连夸奖上司:“您的签名可真气派!”这时,小敏正好走进办公室,听了之后便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在暗地里练习可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小敏这句话说出口之后,上司和客户便同时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由小敏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可以得知:开玩笑确实可以拉近同事间的距离,缓和人际关系,但如果玩笑开得过大,就有攻击人身的嫌疑,就是黑色玩笑了。黑色玩笑对人际关系的破坏力相当大,小敏对此却浑然不觉,这就是她聪明能干,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能够与上司进行很好的语言沟通,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公事上,由于双方的宾主关系掺杂了一定程度的友谊,在合作上较为默契,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并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私事上,上司对下属的了解程度愈高,便愈能获得安全感,一切都在上司的掌握之中,调动自如。
有些让上司不高兴或下不来台的话,在与上司进行沟通时值得引起注意。再回答上司的问题时说:“随便!”“都可以!”这样的回答,会让你的上司感到你感情冷漠,不懂礼节,对什么都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你在他心中的印象就会下降一个档次,这可不是件好事情;对上司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中带有十分明显的蔑视,不但是对上司,就是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那你以后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对上司说:“您辛苦了!”这句话可不是你该对上司说的,而是上司对下属表示慰问或犒劳时所应该说的话,现在反过来由下级对上级说,结果似乎不大妙;对上司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上司动作太慢,以至于误了事,尽管你不一定有此意,上司也一定会认为你是在责备他,这是他根本无法接受的;类似于“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经理决策英明,我十分感动”的话。“感动”一词是上司对下属的用词,例如:“你们工作认真,负责,我很感动!”如果下属对上司用“感动”一词,就不大恰当了。尊重上司,应该说“佩服”。比如:可以这样说:“经理,我们都十分的佩服您的英明和果断!”
虽然说在与上司说话时不要过度客气,但是与上司说话时应当小心谨慎一些,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不足取,容易遭人误解。应该善于察言观色,以落落大方的态度去应付,习惯成自然,对这类情况就可以应付自如了。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慎小心,反而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上司误认为自己没有魅力,谨小慎微,不值得重用;“我想这事比较难办一些!”上司分配工作任务下来,下属却说:“不好办”,“比较困难”,这样直接地让上司下不来台,一方面显得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上司没有远见,让上司脸面上过不去;对上司说:“不行是不是、没关系!”这话明摆着是对上司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说,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是很没有礼貌的。
在接受上司交待的任务时说“好啊”、“可以啊”在语言含义上带有批准、首肯的意味,常用在上司审核下属意见时所说的话。正确的说法应是“是”、“知道”,“是”、“知道”表示“承受命令”的意味,用在下属承领上司的命令时说比较合适。
做错了事该怎样进行补救?不小心说错了话又该怎样补救?在上司面前说错了话,一旦觉察到了,就应该就此立即打住,马上进行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该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辩越糟糕。
向上司汇报工作时,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白自己想要说的是什么,所说事项的一个先后、轻重顺序;天马行空,云遮雾罩,不知所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恭敬上司的点评。在汇报完工作之后,千万不要忘记让上司评价一番,指出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作出下步工作的安排。一来可满足上司的领导欲望,有机会显示其权威,二来又能给领导者留下一个谦逊、工作勤奋的好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不能说的话就一定不说
在与上司进行沟通时掌握会说话的技巧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还必须跳出与上司沟通的四个误区,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沟通麻烦。身在职场,职位也会随着时间、业绩的增加越升越高,与上司沟通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现在不同以前,上下班时,见了上司低头就走过去的职场新人,但依然踌躇:是否该拍上司的马屁?或该不该给上司提忠告?是该事无巨细节地汇报,还是努力干活只汇报业绩呢?现在并不是与老板说笑越多就越好,也并不非是闷头干活就是出色的下属,沟通时必须预防的四大误区如果出现在自己的工作中,应该小心为好。
小灵与阿麦条件十分相近,只是性格上有些不同,小灵比较注重自我修炼,不大关注外界看法,阿麦则是见谁都打得火热,人称沟通专家。上司喜欢比较喜欢哪一个呢?阿麦!对,他是比较受欢迎,由于他相当注重别人的看法,对谁都想留个好人缘,对自己的上司,更是务必使他舒服熨帖,对比起来,小灵这种直言无忌,我行我素的人,就率先遭到淘汰。
那么过了半年,阿麦是否升职了?没有!他被同一个老板开除,理由是工资不是付给一个对谁都唯唯诺诺的人,他或许适合去服务行业发展吧。
由小灵与阿麦的例子可以总结出,上司是与下属有根本利益关系的人,所以,自己在沟通的时候必须多做权衡。事实上,过犹不及的拍马屁和图口舌之快的个人主义者,老板都不喜欢,聪明的管理者最看重沟通的效果!上司特别喜欢员工夸他是运动高手,但是更希望听员工把附近的几个健身场馆的情况汇报得再清楚全面一些,感觉这起才到决定性的作用。
与上属沟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并不是取悦自己,或者是上司,所以,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沟通形式大于内容。
阿芳进入职场刚刚一年时间,耳朵里已经灌满了老板的闲话,她上司是高级总监,下辖数十个部门,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容易招来众人的非议,阿芳特别想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上司,也劝她在管理方式上稍微柔和一点,又害怕身为行政助理不够分量,被她误会为爱传闲话的小人。那么她该不该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