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朝三暮四
《列子·黄帝》
宋有狙①(jū)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②公之心。损其家口③,充狙之欲。俄而④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⑤(kuáng)之曰:“与若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⑦(xù),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作者简介】
列子(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年),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前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注释】
①狙:猴子。
②得:懂得。
③口:口粮。
④俄而:一会儿,不久。
⑤诳:欺骗,瞒哄。
⑥若: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⑦芧:橡栗,一种粮食。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老人的心思。老人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栗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瞒哄猴子们:“(我)给你们橡栗,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栗,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听后都服服帖帖了。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②,故遂③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①长:同“掌”,掌管。
②然:对的,正确的。
③遂:于是,就。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