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当下的修行 > 第五章 谋定后动挑战面前要淡定(第3页)

第五章 谋定后动挑战面前要淡定(第3页)

没想到总裁回信了,他只对他最后的问题作了批示:“公司决定建一个新厂,你去负责监督新厂的机器安装吧。但你要做好不升迁也不加薪的准备。”随同那封回信,还有总裁给他的一张施工图纸。

年轻人没有这方面工作的任何训练,却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非常困难的。年轻人也深知这一点,但他更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自己因为困难而退缩,那么可能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垂青于他。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图纸,向有关人员虚心请教,并和他们一起分析研究。最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且提前完成了总裁交给他的任务。

当这个年轻人向总裁汇报这项工作的进展时,他没有见到总裁。一位工作人员交给他一封信,信中说:“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也是我祝贺你升任新厂总经理的时候。同时,你的年薪比原来提高10倍。据我所知,你是不能看懂这图纸的,但是我想看看你会怎样处理,是临阵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结果我发现,你不仅具有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当你在信中向我要求更重要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时,我便发现你与众不同,这点颇令我欣赏。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想都不会想这样的事,或者只是想想,但没有勇气去做,而你却做了。新公司建成了,我想物色一个总经理。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人选,祝你好运。”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的“不可能”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可以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象,只要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

1956年,58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赚大钱的行业,但也是风险较大的行业。而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恰恰要承担比别人更大的风险。他首先碰到的就是油源问题。1960年的得克萨斯州,石油产量虽高,但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而沙特阿拉伯又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更难染指……为了解决油源问题,他花费了一笔勘探基金却毫无结果。此时的哈默没有灰心,他大胆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青年地质学家建议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这块地租下来,哈默又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了一大笔钱,开始了这一冒险的投资。果然,当哈默的公司在那块地上钻到860英尺深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

风险和利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风险能带来巨大的效益。与其主动承认失败,不如大胆尝试,不战而败如同运动员在竞赛时弃权,是一种极其怯懦的行为。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拼着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显然,哈默属于后者,所以他成功了。

有了尝试,你的面前没有胡同,到处有路可走;有了尝试,梦的翅膀便会劲舞苍穹,领略搏击长空的豪迈与洒脱;有了尝试,才能激发出你的潜能,你会惊喜地发现你自己原来还行。尝试需要勇气,勇气永远是成功的催化剂;尝试需要坚忍,坚忍铸造卓越与杰出;尝试需要参与,参与才能增长才干,开阔眼界。

尝试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尝试的过程是美丽的、充实的,孕育着希望与憧憬。它因此魅力无限,吸引着我们不懈奋斗。

正视挑战,无所畏惧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当红色的蔷薇含苞待放时,唯有剪去四周的枝叶,才能在日后一枝独秀,绽放成艳丽的花朵。”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挑战。面对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一再退缩,要勇敢地接受它,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磨练中逐渐强大。

竞争对手无处不在,处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当中,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对手更是数不胜数。敢于向竞争对手挑战,敢于向困难挑战,积极寻求晋升之路,必将拓宽个人发展空间。敢于向竞争对手挑战,是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向竞争对手挑战是良性竞争的开始,既能激发竞争者的斗志,又能促进彼此的进步。

有一位聪明的哲学家,在别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克服“挫折”时,他毫不保留地说:“一旦遇上挫折,我会试着从挫折中泰然地走过去;万一走不过去,我就试着从挫折底下钻过去;如果钻不过去,我就试着从挫折上跳过去;如果还跳不过去,我便索性把挫折敲破了再穿过去。”诚哉斯言,只要有决心,天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挫折和困难。“把挫折敲破了穿过去”,正是敢于向困难和竞争对手挑战的形象描述。

在职场中,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打击、责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在职场中遭受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向这巨大的挫折挑战,化阻力为动力,争取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既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敢于向竞争对手挑战的心态决定了竞争的质量。如果一个人缺乏挑战的勇气,那么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每一个成功的运动员都知道,不敢挑战就不敢竞争,比赛的结果只能是失败。若刘翔不敢向约翰逊挑战,他永远不可能获得世界冠军。

其实,职场的金字塔式组织本身就是一种鼓励“竞争”的结构体。在金字塔的每一层都摆着“奖杯”和成功的“桂冠”,甚至越往塔顶奖杯越大,桂冠也越漂亮。这些“奖杯”、“桂冠”是对胜利者的奖赏,也是对竞争者敢于挑战的强大吸引。在每一场竞争中,率先发起挑战的人往往是优秀者,其具备较强的势力,他们挑战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不管胜负如何,都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是竞争路上值得夸耀的举动。诚然,离开挑战,竞争就失去了蓬勃的活力,竞争者成败与否都显得毫无生气。

杨驰升是北京恒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谈到自己管理方面的经验时说:“我并没有太多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我乐于去学习。”善于学习,敢于挑战,是杨驰升的一大特点。但向谁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这一度让杨驰升感到困惑。在从超市到专卖店的转型过程中,公司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使杨驰升的学习和挑战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在拿到小松代理权之前的一次代理商年会上,杨驰升有机会与其他的代理商进行交流。“一比较,我就觉得自己落后太多了”,杨驰升感叹道。但这并没有吓倒他,反而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向同行业的伙伴、向竞争对手学习,勇于向他们挑战。接下来,杨驰升积极地与其他代理商沟通交流,从中发掘对方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地向业内几家比较知名的代理商讨教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经过一段学习,杨驰升能力大大提高,他大胆地与其他几位竞争对手竞争小松代理权,结果一举获胜。

正是敢于挑战的心态决定了杨驰升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的行为,决定了他最终的胜利。如果杨驰升顾虑很多,胆小怕事,不敢挑战,他就不会向竞争对手学习,也不会取得这次胜利。职场中,竞争对手无处不在,面对他们,树立敢于挑战的心态,是保证学习和竞争成功的基础。

周阳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他很有想法,但在工作中却一点儿也不顺。

过去,周阳的广告创意被经理“枪毙”,他还常常有些自责,并努力改进。后来,周阳发现,只要是自己提出的创意案,经理总是横挑毛病竖挑刺儿,周阳实在忍无可忍。但是,冷静下来反思,为什么经理要如此刁难自己?想来想去,周阳坚定地认为,虽然经理可能是故意挑刺儿,但自己肯定有做得不好和不周的地方,自己的态度可能还不够端正,自己的心胸可能还不够宽广。

于是,周阳决定改变自己的做法,多跟经理沟通,多向经理学习,坦诚与经理相处,并对经理的缺点发起强有力的挑战。经理是个嫉妒心强的人,周阳的判断的确没错。嫉妒心强的人自尊心也强,最怕自己不如别人或被人否定。所以,周阳的创意方案越出色,经理就越感到受攻击,不舒服。经理不动声色地“枪毙”,使周阳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于是,周阳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准。然而,经理出于自尊和嫉妒,进一步压制周阳。

周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主动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每次有了新的创意后,马上争取经理的意见,主动让经理挑毛病、提修改方案,完成后就对外宣称,创意方案是经理做的,自己只是提了一些粗浅的想法而已。这样做了几次之后,情况果然有所改善。

经理不再嫉妒他,也不再争夺他的成果,并且自己的创意方案也主动征求周阳的意见,二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由最大的竞争对手变为最强大的战友。

从这件事中,周阳明白了两个嫉妒心强的人在一起,必然发生排斥。因此,周阳首先检讨了自己。能够宽恕别人的嫉妒心,就是先降低了自己的嫉妒心。用宽恕的心对待他人的嫉妒心,就是降低嫉妒心互动的反弹力。最后。周阳用宽容心战胜了自己和经理的嫉妒心,并赢得了经理的宽容之心,得到经理的大力支持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职业中的是非对错,其实跟人的自尊心和情绪连在一起。情绪处于极度对抗的时候,事情只是攻击对方的炮弹。因此,理解和处理争议,必须回归心理层面,才能发现真正原因并处理之。

竞争对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非就是一团和气,互相吹捧。一味“以和为贵”,即使涉及原则问题也不坚持、不争论,而是随波逐流,刻意掩盖矛盾。面对问题,缺少立场,这样的竞争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带来良好的效果。竞争虽然不是战争,可是竞争依然需要付出勇气和力量。

总之,强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敌人,必须具备义无反顾的精神,英勇果断地战胜他;与此相类似的是,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困难也是貌似强大的“纸老虎”,同样需要拿出以命相拼的“狠”劲,坚决顽强地克服他。

对手如镜,修缮自我

古语说得好:“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认清自己,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面镜子,能准确照出我们不足的镜子,而这面镜子,就是你的对手。他不但能帮你全面认识自己,还可以助你修缮自我。

日本人关注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剑象征着武器,宝石象征着财富,镜子象征着自知。在日本人看来,自知是最宝贵的,可以让人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寻找到合适的道路。

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对手看做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看做前进中的一堵墙。但如果我们换种心态,换个看问题的角度,把这堵墙看成玻璃墙,甚至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着自己。你可以从对手那里看清自己的一切,看到自己的缺点,你就明确了自己要规避的问题;看到对手的优点,你就了解了自己需要学习的长处;看到对手的成绩,你就找到了自己要超越的目标;看到对手的现在,你就联想到了自己的未来……

在中国围棋界,没有谁怀疑常昊的实力。他位列中国围棋棋手等级分第一名,国内大赛的冠军头衔多得几乎数不过来。但在中国棋迷心目中,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拿常昊与韩国超一流棋手李昌镐进行比较。常昊与李昌镐,一比之下竟发现差距如此之大,非常昊不为也,是功力不到不能为也。

1998年8月的富士通决赛,常昊惨败给了李昌镐。从此,常昊逢李昌镐必输,接连三年不得翻身。常昊后来回忆说:“那一阶段,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连续输掉了很多盘棋。尤其是对抗李昌镐的时候,有机会的棋,抓不住,没有机会的棋,更是输得一蹋糊涂。”

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常昊痛定思痛,没有退缩畏惧,他勇敢地面对现实,从对手身上寻找自身的弱点。他觉得自己虽然属于那种棋风厚实,大局观较好的棋手,但却缺乏一种精妙的算度与稳若泰山的霸气。

与李昌镐相比,每到关键时刻,自己的算度总是会出现一些偏差,在劣势面前难以力挽狂澜。由于对李昌镐的“赤字”太多,处在冲击地位的自己输得越多,就越想通过胜利来证明自己,而越想获胜,就越不能在比赛中笃定心神,就越容易出错,也就离胜利越远,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所谓“无欲则刚”,在以往和李昌镐的交锋中正是由于自己内心掺杂着太多的“欲念”,才在对局过程中心态失衡,要么患得患失,要么急躁冒进,全然不见平日那份沉稳坚韧。如果说对手是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在李昌镐这面镜子前,自己“顾影自怜”,显示出了脆弱和不够成熟的一面。

通过分析和学习,常昊认识到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找到了失败的原因,然后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揣摩对手的优势。

2001年11月9日,经过三年磨炼,常昊终于战胜了对手李昌镐,首次杀进了三星火灾杯决赛。

三星火灾杯赛前,常昊的心态平静而不失锋芒:“就好比两个人决斗,一个人的刀还没有拔出来,就被对方杀死了。这样不行,至少我的刀要出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