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老板交代的事情必须妥当处置 > 第七章 别等老板交待做一个主动创新的员工(第3页)

第七章 别等老板交待做一个主动创新的员工(第3页)

首先,他援引了美国人所共知的史实,有根有据地向企业界说明过去,洛克希德公司、全美五大钢铁公司和华盛顿地铁公司都曾先后取得过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总额高达4097亿美元之巨。而克莱斯勒公司请政府出面担保仅10亿美元贷款的申请,却遭到非议,原因何在?

接着,艾科卡又向舆论界大声疾呼:挽救克莱斯勒公司,正是维护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保护市场竞争。北美只有三家大汽车公司,一旦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垮台,整个北美市场就将被通用和福特两家公司瓜分垄断,这样一来,美国所引以为傲的自由竞争精神岂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对政府,艾科卡则不卑不亢,提出了言辞温和而骨子里却很强硬的警告。他先是热心地替政府算了一笔账:若是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破产,那么,将有60万工人失业。仅破产的第一年,政府就必须为此支付27亿美元的失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福利开销。然后,他彬彬有礼地向当时正为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困扰的美国政府发问:”您是愿意白白地支付27亿美元呢,还是愿意仅仅出面担个保,帮助克莱斯勒公司向银行借出10亿美元贷款呢?

对国会议员,艾科卡的工作更是做得滴水不漏。他为每个国会议员开出一张详细的清单,上面列有该议员所在选区内所有同克莱斯勒公司有经济往来的代销商、供应商的名字,并附上一份如果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将在其选区内产生什么经济后果的分析报告。这样做的实质,是在暗示这些国会议员:若是你投票反对政府为克莱斯勒公司担保贷款,那么,你所在选区内就将有若干与克莱斯勒公司有业务关系的选民因此而丢掉工作,而这些失业的选民对剥夺他们工作机会的国会议员必然反感,试问,你的议员席位还会稳固吗?

艾科卡这种“分兵合进、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收到了奇效:企业界;舆论界的反对派偃旗息鼓,国会那些原先曾激烈反对政府担保的不合作态度也销声匿迹。艾科卡不动声色地化干戈为玉帛,争取到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对他的支持,终于将他所需要的10亿美元贷款顺利拿到手了。

靠着这笔来之不易的贷款,克莱斯勒公司一举开发出了数种新型轿车。从1982年起,克莱斯勒公司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翌年又赚取利润9亿美元,创造了该公司有史以来赢利最丰的纪录。克莱斯勒公司由此走上了再度快速发展的轨道,艾科卡也一举成名,成为美国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

可以想象,如果艾科卡一味地遵循规则,或从经验出发,那么,克莱斯勒公司就只能是走向破产!但幸运的是,艾科卡是个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他在现有经验行不通时,果断地转换思维方向,另辟蹊径,并且勇敢挑战规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鲸吞蚕食反对意见,最终赢得了胜利。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经验与规则,只是要让你多方面地考虑问题,否则你就只会陷在一个怪圈里走不出来。

若想成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者型员工,就不能被经验迷惑,不能被权威误导,不能被规则束缚,要勇敢地张开你思想的双翼,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不断地飞翔,总有一个绝佳的创意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察觉。只要你不断创新,打破规则,就一定能突破职业生涯中的瓶颈,迎来灿烂的未来!

5.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最受欢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我们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在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那些人占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尼葛洛庞蒂所说的这种人就是有创新思维的员工。他们是企业中最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们灵活的思维不但能给企业带来创新,还能够成功应对工作中的危机,甚至能够帮助企业转危为安。他们不用老板督促,就能够积极寻找对企业有利的创意,不断地思考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灵感,从而能够帮助他们成功克服各种各样的危机。这让他们更容易赢得老板的信任,也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最大的可能。

一家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郊的啤酒厂,从创立之初就一直销售不景气,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存。尽管一再减产,他们的啤酒仍然大批地堆在仓库里。竞争很激烈,周围有很多小型啤酒厂,国外也有很多知名品牌进来,如果啤酒仍然销售不出去,这家工厂就只有宣告破产了。

一位新来的啤酒推销员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于是他开始积极想办法。他认真考察了其他的啤酒厂,发现那些有实力的啤酒厂天天在报纸和电视上大做广告。但是这种办法对于他们自己的啤酒厂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

推销员开始认真思考解决销售问题的办法。白天他在大街小巷中奔走推销啤酒,晚上就自己构思销售策划方案。但是一个又一个的方案都被他自己否定了。一天,他来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看到了广场上那个撒尿的小英雄于连的铜像。他发现有很多人在铜像下边玩,还有人用水瓶接于连的铜像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喝。他忽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于是兴冲冲回到了啤酒厂向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用啤酒来代替自来水,从小英雄于连的铜像里“尿”出来。老板马上表示支持。于是,第二天,广场上的人们就喝到了从于连铜像里流出来的啤酒。广场上很快涌满了来品尝啤酒的人。电视台和报纸也争相报道。就这样,这家啤酒厂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就一炮打响,成功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而那位年轻的啤酒推销员也成为比利时著名的销售专家。

勇于创新的员工是企业最看重的财富,任何一位有眼光的老板,都会对这样的员工求贤若渴。如果你只是听命令做事,而不用大脑思考,自然无法成为这样的员工。只有那些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能够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的人,才能够得到老板的—欣赏,并成就自己的人生。

培养卓越的创新能力,就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能因为工作忙碌就忽略了思考的价值。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主动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建议。而这就需要员工开动脑筋,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只会听从老板的命令行事。

凯恩初进宝洁公司时,是产品设计部的一名普通职员。

有一段时间,凯恩的牙龈老是一刷牙就出血,使他感到很不舒服。起初他想,可能是自己刷牙时动作太重了。于是,下次刷牙时他就尽可能地使动作放轻些,可还是出血。这使他感到恼火,他开始认真地找原因。

由于职业关系,凯恩猜想问题可能出在牙刷上。他首先想到可能是牙刷毛太硬了,毛柔软些就不会出血了,他便把牙刷放在开水中泡了一泡。可是,泡软牙刷毛后再来刷牙,牙龈还是出血。最后,他沉思良久,终于领悟:肯定是牙刷毛顶端太尖锐,刺破牙龈造成出血。

凯恩找来放大镜放在牙刷顶端一看,发现牙刷顶端是呈四角形的。他心想,如果能把牙刷顶端磨成圆球形,那就不会划破牙龈了。

凯恩兴奋地把他的设想告诉了公司,公司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马上予以采纳,后来生产的牙刷全部都改成顶端磨成球形的。这种牙刷在推向市场后,销路极畅,销量跃居全美国第一,每年的市场占有率都在30%~40%之间,畅销10多年后仍经久不衰。凯恩也因其巨大的贡献得到了提升,十多年后,他已经成了宝洁公司的副董事长。

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就算是—有着既定的方法和程序,也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这是改进工作的动力源泉。日本著名的日立制作所的一位前部长说过:我们经常在商品开发或企业管理方面为发掘新问题而在不停地动脑筋,如果一种方法、商品或其他事物经过两年以后仍然保持原状,就可能有问题存在,因此必须加以研究。我想,这一说法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同样适用。

一个不愿意思考的员工是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更不要说给老板提出新的建议,促进企业发展了。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创新能力,员工要养成凡事都想一想的习惯,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受既有的结论。按照下面的思路,你就能够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并从工作中发现问题:一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能够独辟蹊径。二是要敢于想,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敢于冒险。三是要执著,紧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去思考。四是不能害怕失败。按照这些要点去进行思考活动,你就能够豁然开朗。

6.让你的头脑里充满创意

创新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之一,企业也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的员工。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持金说:“在诺基亚,不怕员工犯错误,但要求员工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能对市场变化作出敏锐反应。”青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也说:“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可能被淘汰。”可见,创新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企业追求创新,员工就要做追求创新的冲锋者。在企业中,一个创新的思路可能带来巨额的利滑,节省高额的成本。要成为老板器重的员工,就要做有创新意识的员工。

创新意识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路和跟光,引导人们发现契机,抓住机会。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芙·洛列就是靠创新发家的。

伊芙·洛列开始生产美容品,短短的二十年来,她已拥有960家分店,她的企业在全世界星罗棋布。

伊芙·洛列生意兴旺,财源广进,摘取了美容品和护肤品的桂冠。她的企业是惟一一家使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劳雷阿尔”惶惶不可终日的竞争对手。

这一切成就,伊芙·洛列是悄无声息地取得的,在发展阶段几乎未曾引起竞争者的警觉。她的成功有赖于她的创新精神。

最初,伊芙·洛列从一位年迈女医师那里得到了一种专治痔疮的特效药膏秘方。这个秘方令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根据这个药方,研制出一种植物香脂,并开始挨门挨户地去推销这种产品。

有一天,洛列灵机一动,何不在《这儿是巴黎》杂志上刊登一则商品广告呢?如果在广告上附上邮购优惠单,说不定会有效地促销产品。

这一大胆尝试让洛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她的朋友还在为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她的产品却开始在巴黎畅销起来,广告费用与其获得的丰厚利润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洛列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美容霜,她独创的邮购销售方式又让她获得巨大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这种销售方式,顺利地推销了70多万瓶美容品。

如果说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种尝试,那么,采用邮购的销售方式,则是她的另一种创举。

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这却是前无古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