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人性的弱点贪嗔痴妒慢疑 > 第2章 不完美的人生是一种常态(第2页)

第2章 不完美的人生是一种常态(第2页)

解不开心中的枷锁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有些人喜欢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缺乏跟外界沟通的主动性。这些喜欢呆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他们或是缺乏自信,或是排斥与外界接触,无论哪种原因,沉溺于个人世界里的人都是孤独的。解不开心中的枷锁,生活永远都会缺少阳光和乐趣。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长发公主叫雷凡莎,她头上长着很长的金发,十分漂亮。雷凡莎自小被巫婆关在塔里,老巫婆天天说:“雷凡莎你长得很丑,你不能出去见人。”所以雷凡莎认为自己很丑,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有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偶然看见了雷凡莎,被她的美貌打动,从此以后天天到塔边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中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中发现了自己的未来。她终于放下自己的长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救了出来。其实雷凡莎的心里就有一种枷锁,顾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怕别人认为自己很丑,从而不敢见人,要打开这把心灵枷锁,只有认清自己很美丽。

别人的看法深深地套在自己心中的枷锁,使自己停滞不前,为自己无法成功留下伏笔,从而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放下自己的长发,解开自己心中的枷锁。

有一个大学生,费尽一番周折,终于应聘到了一家极富经济实力的单位,做了文秘一职。这个职位不光让他人羡慕不已,而且在这个大学生的内心也是美不胜收,他知道自己从此可以前途无量。

刚到单位,他力图给领导和同事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始终微笑着,每天早晨主动扫地打水。“一杯茶、一根烟,一份报纸看半天”传言中的机关生活就在这个大学生的生命中真实呈现了。

起初,这个大学生还觉得这样的工作很不错,每天只要报报到、签签字、扫扫地,剩下的就是看报、上网、接电话、喝茶水了,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但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皆是如此。他开始变得有些无所适从了。半年的闲适时光,使原本有棱有角的他也被打磨得像一块鹅卵石了,只有亮光没有脾气了。

他想:“既来之则安之,别人喝茶我喝水,别人看报,我上网。反正工资没少拿,剩下的只要能够混日月,能打发时光就可以了。”

有一天,正在他网上聊天的时候,一位网友的话却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网友说机关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像猪一样。年轻没有失败,抛弃过去,大可从头再来。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成功者的才能,却失去了成功者的心态,从头再来,或许很难,却能让我们看到更好的明天。看清自己的心,才能看清未来的路,有了目标,我们的人生才能更进一步。

其实,我们一直在成功的身边,只是心灵被蒙上了灰尘,看不清成功的本来面目。打开心灵的枷锁,放开手脚,迎接属于自己的成功和挑战。

模仿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近几年,山寨颇为流行,不但手机等常用之物有山寨版,就连人也因某些方面与他人相像,而成为一种山寨。各种模仿秀,成为很多人一夜成名欲望的舞台,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第二,但时间一长,人们会发现,原来还是正版的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长得像谁,声音像谁,不是我们的错,但错就错在,我们没有做自己,而是一味的模仿别人。要知道,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都不同,即使再像,也是两个人,这种失去自我的模仿,终究是他人的影子,在人们的心中,总是模糊不清的。

人活在世上,理应独一无二,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生,刻意去模仿他人,只会东施效颦,贻笑大方罢了。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才,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像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模仿只会失去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常说,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份独一无二,不应只是源自DNA的不同,思想、个性等方面都应有所体现。齐白石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就是这道理。如果一个人不会做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无疑是可怜且没有价值的。

薄情者必寡义

薄情者必寡义,一个对自己或自己的亲人都薄情寡义的人,我们是不应该对他有任何期望值的。相信一个薄情之人,终究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齐桓公最得力的宰相管仲不幸得了重病。齐桓公前往探视。

管仲望着齐桓公欲言又止。齐桓公问道:

“你的病看来不轻,要好好休养,不必为国事烦忧,如果有什么不放心的事,就请说出来。”

管仲见齐桓公态度诚恳,便忧心忡忡地说:“好吧,既然主公愿意听,我就说出自己的担忧。”

齐桓公问道:“仲父,不知你为什么担忧?”

管仲说:“但求主公今后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几个人,最好让他们远离您的身边。”

齐桓公说:“这我就不懂了,像易牙这样的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给我吃,像竖刁这样的人为了在我身边侍奉,宁可自阉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逢凶化吉,至于公子启方多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我去奔丧,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怎么用得着去提防呢?”

管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主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主公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肯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主公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的根本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不是靠外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我只求主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齐桓公对管仲的人品是很信服的,等到管仲死了以后,齐桓公按照管仲生前所提醒的,把易才、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等打发出宫。易牙等人出宫以后,齐桓公却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好不容易熬过三年,还是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

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等人便大肆活动,放出谣言,说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然后封锁宫廷与外界的联系,不准任何人给齐桓公送吃的东西,齐桓公悲叹道:“都怪我没听管仲的话啊!”

有一句民谚:薄情者寡义,无情者无义。这就是说:缺少亲情的人也缺少忠义,没有亲情的人没有忠义。因此,在看一个人时,我们有时也需要从感情的角度去看,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这个人是否可交、可信任。

明朝天顺年间,都指挥使马良很受明英宗的宠爱。他的妻子死了,皇上去安慰,正碰上他已数日不出门,皇上问其原因,左右的人说:‘马良正在办喜事,新娶了妻子。’皇上不高兴地说:“这个家伙对妻子如此薄情,怎么会忠诚于我。”于是,把马良招来打了一顿,从此便疏远了他。

看吧,聪明人都明白应远离薄情之人。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他可以对自己身边的人,甚至亲人都冷漠,那么,你在他的心中,除了利用价值外,便不会有其他的价值。因此,警惕身边的薄情之人,同时,让自己的感情丰富起来,一个有感情的人,更容易打动他人的心。

总是给自己找别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