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得成绩,只发挥“以一当十”的干劲还不够,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整个团队发挥“以十当一”的功效。
同样,一个高效的团队,它的成员也一定具有互助精神,能够把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的目标之上,乐于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一个优秀员工的价值,除了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时刻强化安全意识
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电公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郊,始建于1958年,现有员工数千人。该企业曾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电力行业QC活动优秀企业”、“全国电力行业标准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我国电力企业中有着突出的成绩。
扬电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理念就是“强化超前防范,严格过程管理二该企业要求企业全体员工时刻把安全工
作作为重中之重,严密防范,严格管理,并不断创新对员工的教育、检查、防范、激励手段,以零违章、零缺陷确保零事故,不断刷新安全纪录。原扬电公司总经理顾干对此曾有精辟的总结:“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员工利益才能得到基本保证,才能沉下心来谋事、集中精力干事。这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
该公司曾经先后发生二死一伤、锅炉“四管”频繁爆漏等事故。发生事故时,企业的员工都全身心投入到抢修工作中,但事故还是使企业效益滑坡、人心浮动,企业形象也降到了最低点。虽然公司上上下下齐动员,发挥集体的智慧,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短期内扭转了生产安全方面的被动局面,可是这种短期的应急措施毕竟不是解决安全隐患的长久之计。该公司努力吸取教训,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才逐渐确立了“强化超前防范,严格过程管理”这一理念。
为此,公司制订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以及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紧紧把握人和设备两个核心要素,结合安全性评价,不断建立、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先后制订和修订完善了安全工作标准、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公司下属的各检修分公司加大设备缺陷管理、加强质量管理考核,坚持“谁检修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和质量出问题“谁签字谁负责”,把公司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起来,力争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绝不让隐患演变为事故,再给企业带来任何损失。
扬电从实际碰到的问题中提炼出时刻强化安全意识的企业管理理念,在指导运行、检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的内涵,将安全管理的内容延伸到人身、技术、意识、设备、交通五大领域,并注重把安全生产刚性管理与安全文化的柔性功效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组织安全巡回演讲、安全知识擂台、安全文化长廊、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发起安全签名承诺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同时,扬电在班组全面推行的因人而异、灵活多变,跨工种、跨班组、跨部门,渗透到每项具体工作、每个岗位的安全劳动互保活动中,构筑起全员安全“防火墙七借助“全员安全大讨论”、“三个想一想"、“做合格员工,分担发展压力”等一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员工查管理上的不安全环节,挖思想上的不安全根子,找行为上的不安全苗头,排技能上的不安全短板。在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扬电公司的每个一个员工都对"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效益”谙熟于心,做到了工作前有危险点预控分析,工作中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后有安全评价小结。一系列安全生产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形成了“人人保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格局。
如今,扬电公司已长期保持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纪录、发电量连年创历史新高,锅炉“四管”防磨防爆迈上新水平,生产安全处于可控、受控状态,安全纪录屡屡刷新。本质安全型企业带给企业员工的不仅仅是人身、设备安全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为扬电公司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事实证明,一个企业如果培育出了成熟的企业管理理念,这个理念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企业的员工也会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扬电公司时刻强化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企业文化,不但给该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业绩,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更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塑造了全新的企业形象。
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时刻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只有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才会为企业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前提下,企业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员工个人才能尽显才能,“英雄”才能找到一个稳定的用武之地。
环保节能意识无止境
近年来,扬电公司把环保和节约作为该企业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坚持以“节能、环保、经济”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活动,强化员工环保和节约意识,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全方位实施节能降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扬电公司成立了“建设节约型企业”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运用各种载体和阵地大力倡导节约文化,开展“厉行节约,从我做起——建设高效节约型扬电”系列活动,营造“人人关心节能降耗、个个为经济运行献计献策”的浓厚节约氛围,使节约意识深入人心;还制订了许多节能方面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工作目标。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扬电公司形成了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此外,扬电还加强了电、水、气(汽)、油以及焊条、电缆、钢材等的管理,严堵生产成本的“滴、漏、冒、跑”,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坚决杜绝办公设备“不停机"、公共区域“长明灯”、“长流水”现象,确保
了生产成本的可控和受控。
随着扬电公司“环保节约”的企业管理理念的逐步深入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节约各种成本上千万元,有效降低了各种运行成本,为社会节约了大量能源,也为环保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方面,扬电公司通过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来降低能源损耗;坚持“科技兴企”的方针,充分运用现代先进设备管理成果和科学技术,对设备进行治理、挖潜改造;全面排查设备存在的隐患,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
扬电公司分别在节煤、节电、节水、节油这些方面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政策。扬电公司的员工也积极配合企业的这一管理理念,尽职尽责地做好节约能源的本职工作,把环保节能的企业文化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这一全员的集体配合充分体现出了扬电公司员工的良好素质和安全意识。
另外,扬电公司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加强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废水、废气资源的循环式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塑造了“绿色扬电”的企业新形象。
一般来说,发电厂都会产生很多的粉煤灰等废弃物。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为社会环境带来更多不良后果。扬电公司面对这一长期累积下来的疑难问题,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先后对机组的干出灰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除尘收集的粉煤灰全部回收,直接通过干出灰系统输送至灰码头,用于水泥添加剂等市场再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投资数百万元安装粉煤灰分选系统,不仅提高了粉煤灰用量,而且实现了粉煤灰分级销售,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扬电公司还积极扩展粉煤灰的其他用途,与其他公司合作,将这些废弃资源进行再利用,创造岀了新的经济价值。
扬电公司的这些举措不但缓解了等级灰灰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细灰产量,还减轻了灰场压力,提高了机组发电安全可靠性,还为社会环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和全球一样,中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暖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而且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员工都要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任务,在加快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
扬电公司的这一企业管理理念不但解决了我们当今面临的环境日益恶化的社会问题,更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回报。这正是一名优秀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方略。
节省就是赢利
由王永庆一手建立起来的台塑集团,堪称台湾众多家族式企业里成功的特例,也是台湾最成功的经营团队。王永庆被台湾的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王永庆的成功秘诀就是建立了一种清晰有力的企业管理理念。优秀而独特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哈佛商学院的一项
研究表明,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理念,是影响企业业绩的深层次原因。
王永庆作为台塑集团的最高决策人,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这个企业的特点,他的一举一动也对其员工起着表率作用。他虽然是拥有数十亿美元财富的超级富豪,但一直以勤俭著称。他对自己企业员工常讲的一句话是:“多争取一块钱的生意,也许要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但节省一块钱,可以依靠自己努力,就等于净赚一块钱。”就这样日积月累,台塑集团逐渐树立了自己鲜明的企业文化,那就是“节省就是赢利”。
在台塑,工人戴的手套如果掌心磨破了,员工就会把手套换戴在另一只手上,这样有洞的地方就到了手背上,又可以继续使用。台塑集团的员工出差。一律住在各厂区营业处的招待所,一切吃住皆在所内解决。这样既可以省钱,又方便员工处理公事。王永庆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幢高级住宅,内有网球场、乒乓球桌、游泳池等设施m每当员工出差到此地,王永庆便指定他们在该处安歇,这样也可节约一笔企业的支出。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在台塑集团工作的员工都知道这样一个规矩,即:“各单位之间文书往来的信封不可用完即丢,使用30遍才能报废;信封上有30个空格,每次使用时,填上发文单位和收文单位,一次填一格,直到填满。”
王永庆本人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家中,都极为俭朴。一次,王永庆因为长期锻炼身体的效果非常好,腰围缩小了,平常的西装显得太宽松,他的夫人就请裁缝到家里为他量尺寸?裁缝本以为他要做几套新西装,谁料王永庆从衣柜里拿出五套旧西装,要师傅把腰身改小。他还说:“旧西装只是松了一点,料子还好好的嘛!何必浪费钱呢?"
王永庆的朋友见他和他的公司都如此节俭,便禁不住劝起他来:“以你现在的财富,生活不愁,何必还那么委屈自己呢?”
王永庆却解释道:“我们累积心血经验,好不容易建立了一个基础叩有了一点点成就。有了一些钱也许应该享受一下,可是事业虽然是个人创造的,和社会的关系却是很密切的。个人的观念错误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不再是个人的事了。”他还说:“即使是先进国家的经营者,企业有了基础,也是一再扩展,没有听说赶快安排自己享受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当然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还没有达到合理化。企业是社会的,不是个人的,如果能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允许为了自己的享受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了
从以上鲜活的例子中足以看出,王永庆和他的台塑集团不但把“节省就是赢利"这个意识作为该企业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更把这一企业文化落实到了他们的工作中,落实到了每个人心里。正是因为他们都具备了这样一种节约意识,才加速了台塑集团发展的脚步,团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