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慢慢地,简走出了孤僻,变得非常自信,她的周围有很多好朋友,而他们总是被她自信的光辉所吸引。
从简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不要以为限制孩子交往是为了孩子好。恰恰相反,那很容易造成孩子苦闷和孤僻。为了孩子有幸福的前程,父母要让孩子在交往中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这样培养最有效
要让孤僻的孩子表现出色,没有快捷方式可走,唯有不断地支持、鼓励和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帮助孤僻的孩子变得开朗些,父母可以从如下方面去做:
1。端正思想,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
孩子的内心深处是十分渴望有人关心、爱护她的,尤其是父母之爱。所以父母要在平时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关心和呵护,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要面对现实,多与孩子沟通谈心,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给孩子一分快乐,绝不能推卸责任,更不能对女孩有歧视心理。
2让孩子努力加强与人沟通
要让孩子懂得,想让别人理解你,首先要让别人了解你的情况、人品等。这就需要与人适当交往,实现心灵的沟通。可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找人聊聊天、玩一玩,从而让别人多了解一下自己。
3。引导孩子克服意识过敏
孤僻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评价产生过敏反应。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色等,都可能引起孤僻的人的多虑、恼怒及不安。有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应努力使其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少考虑一些别人的态度,大方一点。这样,孩子就会更招人喜欢,也会慢慢变得开朗外向。
教女箴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生命的主旋律,帮助孩子克服孤僻心理,父母要使孩子树立安全感和自信心,鼓励她发展自己的特长,赞扬她的进步和成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让她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就可以了。
028活泼的女孩最闪亮
活泼开朗是孩子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体现。对于女孩子来说,开朗活泼中自有一种别样的风采,而快乐活泼的家庭气氛是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的关键。
王志纯1978年12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王启坤是湖北化工研究所的副所长,妈妈张柳青是武汉一位知名作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小志纯在无忧无虑、快乐活泼的气氛中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夫妇俩十分留心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在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在精心抚养的同时,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发孩子的智力。
孩子出生的第二天,王启坤就从商店里买来各种彩色气球、小摇铃、一捏能发出声响的梅花鹿和大公鸡等,并把气球挂在蚊帐上,把小摇铃、梅花鹿、大公鸡等放在孩子的枕头边。几天后,他们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彩色气球,训练她的视力;不时地摇动小摇铃,捏梅花鹿、大公鸡,训练她的听力。由于孩子出生时身体十分结实,小眼睛特别灵活,不到20天她就能把脸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还能直盯着蚊帐顶上的彩色气球看个不停;当把她轻轻抱起来时,她竟能有意识地用小手去指气球了。
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们夫妇经常把满月后的孩子抱出室外。这时,王志纯已能注意风吹树叶发出的“哗哗”声、小鸟的“喳喳”叫声,甚至能被红花绿草吸引住。阳光一照,她就眨巴小眼睛,好像是在欣赏大自然的美,分享人间的欢乐。
志纯两岁时,每当妈妈下班回来,她就缠着妈妈讲故事。张柳青总是强打精神,放下家务活给她讲上一段。她总是问:“后来呢?后来呢?”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张柳青趁机引导她:“要能认识字该有多好呀,这样就能自己看书,节省爸爸、妈妈的时间了。”就这样,她在妈妈的引导下,不到两岁她就迷上了识字。3岁时就能认识800多个字,能看一些不带图画的纯文字的低幼读物。
当时王启坤夫妇俩工资收入很低,生活比较清苦,但给孩子买书却毫不吝啬,宁肯吃咸菜过上十几天,也要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给她买成套的《世界著名童话故事》、《世界著名神话故事》、《世界著名寓言故事》等书籍,还订了许多画刊。正是由于志纯早期对于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才使她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取得了令同龄孩子羡慕的成绩。
王志纯虽然进入了哈佛大学,但她并非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实际上她是非常爱玩的,至今仍然如此。集邮、下棋、画画、欣赏音乐等等,她的爱好非常广泛,有时甚至达到着迷的程度。对她的这些爱好,张柳青从来不限制,只是在必要时给予适当调控。
王志纯的活泼天性,使她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而这些都是成才的关键。真正能够挖掘出孩子潜力的,是在她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
这样培养最有效
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一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容易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父母可以做好如下几点:
1。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
父母要多注意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闷闷不乐时,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说出她的忧虑。但父母也不能强迫孩子说出心中的秘密,可以努力让孩子明白,她不高兴,父母也会难过,父母永远都是愿意帮助孩子的。当孩子自愿说出不快乐的原因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然后尽量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有些孩子的忧虑,一旦讲出来后,就会舒畅很多,更有些忧虑会随之消失。
2。鼓励孩子和同伴交往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和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去朋友家里做客,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她所感兴趣的社区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外出游玩、参加同伴的游戏中获得很多乐趣。这些对于改变孩子孤僻的性格,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3。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个性不同,表达悲伤情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父母应该允许她们自由表现悲伤。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不能粗暴地要求孩子憋回去,可以不去劝阻。等孩子尽情哭过以后,感情自然就会恢复平衡。当孩子砸玩具时,父母不要去指责,而应该设法通过言语或行动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会停止“耍赖”。如果这时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尽量不要在一旁唠唠叨叨,可以留出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单独思考。
教女箴言
孩子一般都是活泼的,父母不能为了孩子将来成才,就要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因为孩子在不自由的氛围中很难有智能的增长,甚至还会变得呆滞木讷。
029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她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你最早的生存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远、最重要的环境。家庭的幸福与否,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
小樱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爸爸和妈妈又在吵架了。他们总是这样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吵。每次妈妈总以离婚来威胁爸爸,让爸爸认输。然后,第二天继续吵。反反复复,永无休止。连我都觉得厌烦了。既然要面对这样的人生活,那么当初为什么还要结婚?
妈妈曾把我拉到她面前,自豪地问我:“如果我跟你爸爸离婚,你会跟谁?”在她的心里,以为我会站在她那边。可是我一个都不要。“我会去找我哥哥。”我说。“什么?”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发出惊叹的声音。难怪他们会吃惊了。哥哥在他们眼里一直是一个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小混混,是个老师头疼、同学害怕的问题学生。他逃课,打架,顶撞老师,所谓的坏学生做的事他都做遍了。爸爸不知教训了他多少次。后来,哥哥觉得在家里很无趣,便拿了简单的行李离家出走了。现在,我终于能理解哥哥为什么会离家出走了,因为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