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有这样的感受,做人做事,那怕是穿一件新衣服,说一句什么话,都会不自觉地考虑到别人会怎样看,会不会不高兴,总想办法,尽量按照别人的期望去做,担心顺了姑心失了嫂意,怕别人失望,被别人笑话,甚至责骂。对于偶尔未能尽如人意,或听到背后有人非议自己,就耿耿于怀而不可终日。
其实,一个人将生活的焦点和生命的重心放在看别人的眼光、脸色和喜恶上,千方百计去克忍自己,迎合别人,是非常愚蠢的,且不说千人千性,众口难调,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即使能,也只能扭曲自己,最终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命价值。
说实在的,无端被人责难、被人误解、被人诬陷,有时比遭到明火执仗的刀砍斧刴还要难受,特别是当内心的委屈、忿懑、悲伤无人诉说,有口难辩时,更是苦不堪言。有的人就是这样因为“人言可畏”像阮玲玉一样走上了自我毁灭,一了百了的不归之路。
话又说回来:“坐下来说人,站起来被人说。”评价人和被人评价都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哪个背后没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谣言止于智者。”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如何说你,你大可不必太在意、太认真,更不要去理睬,舌头长在别人嘴里,说什么是他们的自由,该怎样做是你的权利。即使让他们骂个口水连天又能奈何得了你什么?
所以,人最要紧的不是在争取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得更好。千万不要按别人的思维来对侍自己,对侍社会,什么鸣冤叫屈、埋怨自己、怨天尤人,敌对别人,仇视社会,只能上了别人的当,中了别人的圈套,那些存心搬弄是非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让你没有好日子过。
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苛责别人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了。
失丢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某些政客之所以不被人们信任,就因为他们只是留声机和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灵魂。这种人往往是“轴承脑袋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他的自我价值完全取决于头上的乌纱帽,一旦失去职位,他就一文不值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妈?
又如,看眼色行事。明知上司不对,也要忍气吞声地服从。好像上司的时钟总是准的,而你的时钟总是不准,只能和上司对表,不相信自己的手表。
这样的生活很累,也很乏味。因此,用这句话来引导我们的生活,是最贴切不过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老子的继承者庄子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曾注意过别人的批评是多么的随意,你便不会太在意。说过的话,他人早忘了,最在意的只有自己,所以何必强加烦脑在自己身上,你就把它当作是一个过客不是乐得轻松吗?
4.把“真我”的牌匾挂起来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以自己的食物为甜美,以自己的衣服为秀美,以自己的居所为安逸,以自己的习俗为欢乐。
道家认为,虽然处在人世间中,人不得不“吾行却曲”,也就是被扭曲,但是对真的追求永远不会消失,并一定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老子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食物为甜美,以自己的衣服为秀美”,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活出“自我”的本色来。
我们都说人生是一场戏,在这出漫长的戏里,我们不是做自己而是在演自己。为了某一个目的,或是飞黄腾达或是名扬天下,我们甘愿出卖自己的真心,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一些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我们往往会戴一顶面具,让别人看不清我们的脸,也看不清我们的心灵。
在面具的掩护之下,我们小心翼翼的走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时不时说活得好累,伪装的滋味真的很难受,但是没有勇气彻底的摘掉面具,因为有太多的牵绊。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这样安慰一下自己,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的磨练吧。我们原本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社会的磨练之后,我们变得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悲哀的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我”成了别人。
有时候,我们还会犯这样一个错误,认为别人需要看到强大、能干、成熟的自己,却忘记了什么是真实的自我。我们太渴望表现得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了,结果把我们真实的自我变成了滑稽可笑的模仿者。我们变成了卡通人物。
所以,老子认为,想要生活得快乐,就要像那马儿一样,饿了吃草,渴了饮水,高兴时脖子缠绕在一起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玩耍,也就是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真我”的本色。
只唱自己想唱的歌,只画自己想画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论好坏,你都得自己创造自己的小花园;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
有的人喜欢富足,有的人崇尚自由,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应该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不要让别人的思想左右了你,只要你自己喜欢,只要你能为自己的快乐而满足,你就可以享受属于你的生活。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王子晴是一家图书封面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由于她的形象好,老板张强出去见客户的时候总是带着她。王子晴学的是美术,搞艺术的人都有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所以王子晴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是与众不同,创意充满了个性。但令她苦恼的时候,同事们都认为很好的创意,总经理总是看不上眼,他始终强调的一句话是,客户是上帝。
张强为了发挥王子晴的形象优势,就让她做助理。王子晴内心里是不愿意的,可是为了能得到张强的好感,为了以后得到更多的话语权,王子晴还是接受了。
王子晴就这样整天忙忙碌碌见客户,陪客户吃饭。在和客户接触的日子里,王子晴终于了解到了客户对作品的要求和品味。于是王子晴向总经理提出要求,重新回到设计工作岗位上去。
王子晴按照客户的意思设计出了一个封面,她拿给同事们看,几乎每一个同事都摇摇头,以前对王子晴那种欣赏的目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屑。但是,总经理却告诉她,她的作品客户觉得很棒。
王子晴失去了判断能力,只好求助于以前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给了她一行批语:一幅俗不可耐的作品。这样批语让王子晴伤心不已,在大学的时候,这位教授经常称赞王子晴的才气。
牐牻淌谒担艺术的本质是真实,尤其是心灵的真实,而你的作品却充满了虚伪。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继续虚伪下去,另一条是做另外一个梵高。
王子晴终于醒悟,向总经理递交了辞职书。那一刻,王子晴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演自己就是主角,演别人就是配角。王子晴的悔悟挽救了自己,重新回到了真正的自己。现实中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呢?
生活在现代这个社会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为了自己的生活去伪装一下自己,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是希望在有的时候可以暂时把自己的面具摘下来,让你的亲人和朋友看到真实的你,这样也可以使你自己得到暂时的休息。
摆脱世俗的干扰,做真实的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艰难。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进去,时刻保持内心的警醒,不迷失自己。
有一则讲小白兔和大灰狼的童话故事。
小白兔的生活观念简单而实际,守住萝卜,好好生活,为此,她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播种、耕耘、收获、储存,她单纯得近乎发傻。而大灰狼则又懒又馋,不爱劳动,只图享受。
有一天,大灰狼去小白兔家做客,他淋漓尽致地描述一番尝过的口福,并对小白兔说:“我们一起出去吃现成的吧。我看你一年到头忙得累死累活,多没意思呀!”
小白兔听了大灰狼的描述,的确感到自己的生活过得多么艰苦,自己的岁月过得多么可怜。但是,她认为,自己在艰苦的劳动中得到了一份快乐,在自食其力中得到了一份安慰,在别的地方是很难找到这份快乐和安慰的。
于是,她对大灰狼说:“你还是一个人去吧,我不去了。我还是喜欢守着自己的萝卜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