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淡定的人生不生气教师读书心得 > 第一章 学会淡定何必那么生气(第3页)

第一章 学会淡定何必那么生气(第3页)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无不具有海纳百川的雅量,容别人所不能容,忍别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赢得大多数人。他们豁达而不拘小节,善于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而不目光短浅,从不斤斤计较,拘泥于琐碎小事。

多数人仅仅是在一些小事上较真,例如,菜市场上,人们时常因为几角钱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肯相让。至于一台电视2000元和2100元的100元差价,人们经常就会忽略掉,不去较真。

要真正做到不较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有位顾客总是抱怨他家附近超市的女服务员整天沉着脸,谁见她都觉得好像自己欠她200吊钱似的。后来他的妻子打听到这位女服务员的真实情况。原来她的丈夫有外遇,整天不着家,上有老母瘫痪在床,下有七八岁的女儿患有先天的哮喘,自己也下岗了,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下岗工资,住在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里,难怪她整天愁眉不展。明白至此,这位顾客再也不计较她的态度了,而是想法去帮助她。

在公共场所,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也用不着去动肝火,其实也不值得去生气。素不相识的人不小心冒犯了你可能是有原因的,也许是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搅在一起了,致使他心情糟糕,甚至行为失控,偏巧又叫你给撞上了……其实,只要对方不是做出有辱人格或违法的事情,你就大可不必去跟他计较,而应该宽大为怀。假如跟别人较起真来,“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再弄出什么严重的事儿来,可真是太不值了。跟萍水相逢的人较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跟见识浅薄的人较真,无疑是降低自己做人的档次。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真是愚不可及了。家人之间哪里有什么大是大非、原则立场可讲,动不动搞得就像阶级斗争似的,都是一家人,何至于此?所以在家庭琐事方面我们不妨糊涂一点,记住:家是用来讲爱的地方,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和稀泥,当一个笑口常开的和事老。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也懒得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短暂而宝贵,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快的事情去浪费时间呢?

淡定箴言:

人们在各种事情上都应多一分“糊涂”,少一分较真,千万别带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认为值得干的一些重要事情,这样我们成功的希望才会多一分,朋友的圈子也就能再扩大几分。

果断地舍弃那些小事

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小错误很多,如有人将你的姓名搞错,或者在交谈的时候,把“三元钱一千克”说成是“四元钱一千克”、把“托尔斯泰”说成了“泰戈尔”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无关大局的小错误,大可不必去当面纠正,假装没有发现好了。这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最想拥有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大事。虽然很多事情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但是,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大事,才有可能谈得上高效率。然而既有趣又悲哀的是,我们通常都能够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面那些大危机,却经常被一些小事情搞得垂头丧气。

在日常生活中,小事也会把人逼疯。例如,在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芝加哥大法官埃尔文·约翰逊就曾经说过:“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纽约的地方检察官派蒂·波森也说过:“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一半以上都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

怎样化解这些小事对我们情绪的干扰,并且使我们腾出情绪波动的时间用来工作呢?

最专制的沙皇俄国凯瑟琳女皇二世在厨子把饭做坏了的时候,通常只是付之一笑。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夫人刚刚结婚的时候,罗斯福夫人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饭做得很差。后来她说:“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我就会耸耸肩,把这事给忘了。”事实就是这样,“耸耸肩”就是一个好做法。

罗斯福夫人所言不差,而我们更要清清楚楚地说,在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目光转移一下就行了——让我们有一个新的、能够使我们开心一点的看法——如此一来,热水炉的响声,也可以被我们听成美妙的音乐。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它们,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原因只不过是我们不自知地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当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果断地舍弃那些小事。

淡定箴言:

做人应大气一点,别老醉心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知道在小事上纠缠,是时间的浪费,也可以说就是生命的无端消耗。一个人虽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也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俗话说“福祸相依”,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所以,在得意的时候不要骄傲,在失意的时候不要气馁,这才是人生正确的选择。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是老子《道德经》里宣扬的一种辩证思想。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明白,有时候即使看起来是很坏的“吃亏”,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生活中此类事很常见,如果你是个要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还是会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保鲜度。

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对顾客应以诚相待,于是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当即向社会宣布。

这一下,霍金士面临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四年之后,亨利·霍金士已濒临倾家荡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开始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比最初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也一举坐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生活中的聪明人,他们做事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路,其前提有两个,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

淡定箴言:

人非圣贤,谁都有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弃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都要有“心计”,能够忍让,懂得吃亏,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舍小是为了谋大。

有的时候需要难得糊涂

西汉大臣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为汉朝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霍去病出身贫寒,自小过着奴仆的生活,但没有失去自己的志向。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考虑到霍去病精于骑马射箭,作战英武勇猛,于是下令,派大将军卫青挑800名精锐的骑兵归于霍去病的帐下,让其指挥出击匈奴。霍去病在带领骑兵作战中出奇制胜,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相国及将军多人,开战告捷,大快人心。在以后的抗击匈奴战争中霍去病又屡建奇功,汉武帝龙颜大悦,对他加官晋爵,大加赏赐。

这一年,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他带着霍去病参观了一遍,出门后以为霍去病会谢主隆恩。哪知,霍去病看着这些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后,对皇上深深地一拜,说道:“多蒙皇上赐爱,匈奴一日不灭,去病一日不安,又何来雅兴享受荣华富贵,深居广厦呢?还望皇上多多包涵。”说完,翻身上马,亟亟朝军营奔去。汉武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见利让利,这种态度常人认为你太糊涂,然而在背后,自然是名利双收,迈向更大的成功。

人是不可能没有欲望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忍住显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获得更多才能,保持不自满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致他人对自己的妒忌、攻击和陷害。

常听人说起难得糊涂,过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过分地招摇,首先会招致对自己的损害。大凡历史上的名人能人、英雄豪杰,都常常身怀绝技,但他们也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所以要想赢得胜利,后发制人,就要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小时候,经常在暑假随祖父母一起开车外出旅游。

贝索斯10岁那年,有一次在旅游途中,他看到一条反对吸烟的广告上说,吸烟者每吸一口烟,寿命就会缩短两分钟。看到这个,贝索斯想起自己的祖母也在吸烟,而且已经有30年的烟龄了。于是,他便自作聪明地开始计算祖母吸烟的次数。计算的结果是:祖母的寿命将因吸烟而缩短16年。小孩子无知,他得意地马上就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车里坐着的祖母,祖母伤心得放声大哭起来。

祖父见状,便把贝索斯叫下车,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祖父的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19个字,却令贝索斯终生难忘。从那以后,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诲做人。

另外有一位学生刚刚从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很快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他的专业知识扎实,头脑又灵活,很快就适应了当前的工作,获得了同事的羡慕和上司的赞扬。可他却有点恃才傲物,别人的事情,他都爱插手,虽然提的意见有时很有见地,但别人都不买他的账。有一次开会时,上司提了一个方案,他马上进行了反驳,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上司表面点头允许,心里却对他产生了怨恨。后来上司找了一个借口,将他辞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